大藏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藏寺 |
---|
|
大藏寺(英語:Dhe-Tsang Monastery)建於1414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川北一帶之總寺。[1]
大藏寺位於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市城正北大藏鄉春口村,經大郎足溝至沙爾宗鄉的林場公路54公里處以西一側,距成都市約500公里,距馬爾康縣政府駐地的縣城108公里。[2]
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釋意
「大藏」漢語意思就是「圓滿的信心」之意。因爲藏文以漢文音譯所出之異,在漢語文史上大藏寺亦被譯作「答倉寺」、「大澤寺」、「達倉寺」等。[3] 在某段時期,安多地區的藏民亦稱大藏寺爲「茶穀寺」。
由於該寺的悠久歷史和規模,大藏寺被尊稱為「札倉第二」(意為第二佛學院),地位僅次於格律派祖庭甘丹寺。[4]
有關大藏寺的命名,在文史上及口語相傳中有多種說法。一說為由宗喀巴取「圓滿的信心」之意為其命名「大藏」(在文史中宗喀巴有時亦稱阿旺札巴為「大藏阿旺扎巴」);另一種說法認為阿旺扎巴因大藏寺乃其發願建成一百零八座寺院之最後一間,便為它命名「大藏」,取其「圓滿足數」之意,但這種說法主要是歷代相傳的說法,並未多見於古文獻中;又有些人認為先有阿旺扎巴為寺院命名「大藏」,後宗喀巴依原名之發音略為改動了一下,使其由「圓滿足數」之意思變為「圓滿的信心」之意,而寺名發音卻仍為「大藏」。寺院全名為「甘丹大藏恆周林」,乃指其為甘丹教派寺院,亦即格魯派道場。「甘丹」一詞意為「歡喜」,是彌勒佛之兜率淨土之名稱的藏語音譯,亦表格魯派的意思。
宗喀巴諸傳記、《安多政教史》及明、清二代史料中常有提及大藏寺。在拉薩布達拉宮中,有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畫,其中亦包括大藏寺。
歷史沿革
大藏寺由嘉絨高僧察柯·阿旺扎巴在嘉絨地區所建的最後一座寺廟,建成於公元1414年。察柯·阿旺扎巴是格律派初祖宗喀巴四大弟子之一,1381年到拉薩學經書,拜宗喀巴為師並受僧戒。1410年阿旺扎巴離開拉薩回到嘉絨地區,離別之前,宗喀巴贈送了108顆念珠給他,由此阿旺扎巴發誓要在嘉絨地區建立108座格魯派寺院。他當年修建了嘉絨地區第一座格魯派寺廟阿兌寺。大藏寺是他修建的第108座寺廟。
在明、清兩代,寺院倍受歷代帝皇及朝廷尊崇,長期得到歷代帝皇的供養,其中包括法物、印章、黃金、寶物、布料及僧人日用所需。除來自明、清兩代歷代帝皇及西藏中部的無數珍貴供品及尊重外,大藏寺在歷史上亦得當地十八土司的支援及供養,成爲川北一帶的佛法權威與中樞。
大藏寺在古代向與拉薩色拉寺昧院、拉薩下密院及甘肅拉卜楞寺有密切關係,寺僧如離寺赴拉薩進修高等佛學,多入色拉寺昧院嘉絨堂成為學僧;拉卜楞寺則因曾保護大藏寺免於某年代的苯教勢力侵占,而與大藏寺從此結交,其兩位法台貢唐仁波切及嘉木漾仁波切皆曾當大藏寺的方丈。故此,大藏寺在佛學教育上隸屬色拉寺昧院體系,又同時因曾受拉卜楞寺的保護照顧而與其有密切交往。若論寺院之歷史,大藏寺卻建於色拉寺及拉卜楞寺創建之前。在全盛時期,大藏寺本身又有多間屬下寺院。
雖然大藏寺歷代僧人在進修高等佛學課程時,多會前往拉薩色拉寺成為學僧,但大藏寺本身也有其整套佛學教育制度,涵括中觀、般若、因明、俱舍及戒律五部,並有完善之密部學修體系,主修大威德、密集及勝樂三部無上密續。大藏寺僧的勤奮好學向來廣為人知,歷代以來大藏寺僧在拉薩色拉等三大寺中成為頭等「格西」的甚多。
1930年代,大藏寺有大約三百常住僧人。1950年代末期僧人全遭驅逐,寺院被完全毀滅,殿堂、經書及佛像被完全毀壞。1993年至1997年大藏寺得到重建。
建築概況
1414年大藏寺建成時包括數座殿堂及八座僧舍,其中包括大雄寶殿、護法殿及四層樓高的阿旺札巴本人駐錫的樓房。這三座建築物中,護法殿至今天仍保存原狀。大藏寺歷代以來發展至過百間建築物,如同一座小城。
1950年代前,大藏寺有彌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師殿、大雄寶殿及護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樓及堪康樓各一座作兩位法台歷代住錫之處。各殿均有聖物及珍貴經書無數,彌勒殿供有幾十米高的未來佛聖像。即使是普通的僧舍,每間樓中俱有《大藏經》(在藏傳佛教中分爲"甘珠爾"及"丹珠爾"兩部)整套,每間房的牆壁及天花繪滿了璧畫,記載佛陀及歷代祖師之生平史傳。大殿之樓頂爲鎏金銅瓦,乃漢地皇帝所賜。寺院後山上有閉關院一座,供寺僧禪修閉關之用。在寺院前方,有一座三十米高的佛塔,內有很多珍貴聖物。
大雄寶殿則於1950年代末期被毀,於1993年重建至1997年竣工。新寺建在原阿旺扎巴府邸旁邊。目前寺前是二層樓的招待所。始自1993年的重建工作,得到了法台祈竹仁波切的各國弟子資助,甚至有新加坡弟子率隊往寺院親手建造部分工程。重建後的大雄寶殿比以前的大得多,又先後建成供有十三米高彌勒像的彌勒殿、供有八米高宗喀巴像的祖師殿及供奉五米高千手千眼觀音像的大悲殿,此外還建成了大型僧舍、不動佛殿、居士住宿樓、閉關房、大型僧人膳堂及方丈樓等。重建後的大藏寺,有一座宏偉的辯經院。[3]
在距今約一百年前,大藏寺有一位名為「卡華珠洛桑尼瑪格西」的長老曾作預言:「現在顯得法務昌隆的此寺,將來會被毀滅荒廢,再由來自遠方的人重建。」寺院在重建過程中,一直留空了長老預言將於乘願再來時建舍居住的後山地方(長老曾插杖為記),因此不敢使用該塊土地。
大藏寺的祈竹樓,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建築物,位於大殿後方、整個寺院建築群的最高位置。它與大藏寺著名的護法殿外牆都塗上金黃色,而寺中其他建築物都是塗白色的。祈竹樓內供奉一位護法,祂是瑪哈卡那護法的其中一種化相,而瑪哈卡那則是觀音大士的悲心所化現之忿怒化相。1950年代末,大藏寺被毀滅,祈竹樓當然也未能倖存。在始於1993年的幾年重建後,寺院及寺中的祈竹樓基本上現已修復,且比以前的大了許多。
大藏寺的右方有一座小石碑,上刻觀音大士之形相,這是紀念第六世達賴喇嘛到訪的一個石碑。第六世達賴喇嘛一生十分富傳奇性,他喜歡扮作普通僧人,甚至乞丐的形相,在藏地雲遊四方,有說更曾到過漢地五台山。在他的自傳中,亦提及曾到訪大藏寺之事,而且對寺院之規模及僧人修學之勤奮甚表嘉許。在大藏寺時,尊者秘密地躲藏於護法殿中修持,本來未為人知。有一次,他在現在石碑所在地被一位曾到過拉薩晉見他的老寺僧認出了。尊者囑咐老僧代他保密,但老僧堅決要求他留下一些駐錫大藏寺之紀念,尊者便說:「在我走後,你在現在我倆見面之處立一個觀音大士石碑。見碑者如同見我本人!」,於是老僧便在該地立了石碑,至今尚在,藏民在繞寺時都會在此碑前頂禮。此外,尊者又於護法殿外牆寫了一些文字,但該牆在近年維修時被忍痛拆除,只好在新牆上同位置依舊照片拓上原來的字跡聊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