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杼 |
大杼為經穴名(Dàzhù ),出《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別名背俞。屬足太陽膀胱經。為督脈別絡;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的交會穴;又為八會穴之骨會穴。大:小之對;杼:即筘。古稱椎骨為「杼骨」,穴在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大杼穴
- 位置:脊柱區,第1胸椎棘突下
- 古稱: 杼骨
- 出處:《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
- 拼音: Dàzhù
- 歸屬:足太陽膀胱經
- 功能:強筋骨,清邪熱,有祛風解表、宣肅肺氣的作用
目錄
1 定位
2 取法
3 穴位解剖
4 特異性
5 功用
6 主治病症
7 刺灸法
8 配伍
9 文獻摘要
定位
位於脊柱區,第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位於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一說「除脊各寸半」(《針灸資生經》)。
取法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大杼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骶棘肌。有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皮膚有第七頸神經和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皮下筋膜緻密,由脂肪及纖維束組成。纖維束連於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與皮膚。
副神經在斜方肌前緣中下1/3連接處深進該肌下面,與第三、四頸神經的分支形成神經叢,支配該肌。針經上列結構深進,可進第一肋間隙,或經橫突間肌及其韌帶,如盲目進針,經胸內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極易造成氣胸。
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並有第一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通過。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頸夾肌→豎脊肌。
特異性
手足太陽經之交會穴;八會穴之一,骨會大杼。
功用
強筋骨,清邪熱。 有祛風解表、宣肅肺氣的作用。
主治病症
主治胸肺、項背等疾患。如傷風頭痛、咳嗽氣急、喘息喉痹、頸項強、肩背痛、熱病、胸脅氣滿、腰脊強痛、癲癇、厥逆、眩暈、虛勞、骨髓冷痛、瘧疾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感冒、發熱、支氣管炎、肺炎、腰背肌痙攣、骨結核、肢體麻木等症。
1.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癲癇;
3. 運動系統疾病:頸椎病,腰背肌痙攣,膝關節骨質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結核。
刺灸法
一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 5~0.8寸;可灸。
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刺法:向內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肩部擴散。
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配伍
大杼配夾脊、絕骨,有強筋骨,通經絡,調氣血的作用,主治頸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澤,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1]
視頻
參考文獻
- ↑ 大杼穴:強健筋骨護頸椎!,百年養生, 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