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明江山三百年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大明江山三百年》,靈犀 著,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1]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發展着的知識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明朝是一個封建高度集權,在國力上強弱相兼、科技上繁榮發達的朝代,其文官政治和君臣博弈等歷史教訓值得後人深思和記取。本書旨在以簡約精當的筆墨、不乏睿見的點評,為讀者呈現延祚276年的大明風華。筆調風趣而嚴肅,深入而淺出,尊重歷史而不盲從,在正史和傳說之間尋找更為隱秘的落腳點,暗藏玄機。

作者介紹

靈犀 著

靈犀,80後,本名任佳英。 喜研歷史文化,縱情金戈鐵馬,崢嶸歲月;鍾愛古典文學,醉心紅妝翠眉,錦瑟華年。 現已出版古典隨筆集《且向花間留晚照》《君生我未生》;小說《堇色無恙芰荷香》。小說《崇質宮詞》獲得「2014年中國好故事」獎,《長安未歇》獲得「2016年度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立項。

目錄

序言回首閱明,正當風華

引子義軍蜂起

第一章建制稱帝——草根皇帝的逆襲史

第一節皇覺寺保命

第二節投身義軍

第三節戰無不勝的朱公子

第四節三條戰略,高瞻遠矚

第五節平漢之戰

第六節從吳王到明帝

【洪武三年封王錄】

【洪武十一年封王錄】

【洪武二十四年封王錄】

第二章洪武新政——百廢待興,而今邁步從頭越

第一節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第二節復興漢文化

第三節恢復社會生產

【洪武三年封臣錄】

【洪武十年至洪武十二年封臣錄】

第三章君主集權——除舊布新,乾綱獨斷

第一節空印案和郭桓案

第二節從胡惟庸案,到藍玉案

第三節三司分治,初攬大權

第四節廢中書、罷丞相,提高六部地位

第五節《大明律》和《御製大誥》

【開中法和綱鹽法】

第四章軍兵並存——將不專軍,軍不私將

第一節「權不專於一司」的五軍都督府

第二節京營和上直衛的親軍指揮使司

第三節衛所制和九邊三衛

第四節逐漸定型的武舉制度

【藩王和塞王】

第五章靖難之役——削藩不慎,滿盤皆輸

第一節朱標的死因

第二節天下歸心,宜登大位

第三節廢削五王,激化矛盾

第四節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第五節偷襲大寧前後

第六節從鄭村壩之戰到奪取濟南

第七節難得的東昌大捷

第八節南下作戰,成為最後的贏家

【明初詩文三大家】

第六章永樂盛世——勵精圖治的雄武之君

第一節削藩和邊防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旁搜博採,匯聚群分」的永樂大典

第三節中央集權,「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

第四節五征蒙古與永樂大閱兵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第七章特務機關——三廠一衛,助長欺罔之風

第一節錦衣衛的興衰史

第二節東廠勢起,宦官也能干政

第三節西廠和內廠

【二十四衙門

第八章兩京制度——以北平為京師而己填之

第一節朱元璋眼中的西安

第二節彼書生之見,烏足達英雄之略哉

第三節拖延十年之久的工事

第四節用南京之財富,會西北之戎馬

【南旺導汶】

第九章七下西洋——宣布綸音,播撒和平

第一節鄭和其人

第二節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第三節凡事預則立

第四節鯨舟吼浪泛滄溟,遠涉洪濤渺無極

第五節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馬歡《紀行詩》】

第十章仁政之肇——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第一節不招待見的監國太子

第二節蹇夏三楊,治世能臣

第三節改組內閣,仁政自我而始

【明朝三大才子】

第十一章宣宗治國——促織天子創造的太平盛世

第一節文人皇帝的成長史

第二節更有後人知警也

第三節循吏清官,世所廣譽

第四節休養生息,弭患於未萌

【明朝瓷器】

第十二章王振弄權——主少國疑,奸宦竊柄

第一節仁宣之治的缺憾

第二節司禮監有個「王先生」

第三節兩面人的春天

【經筵】

第十三章土木之變——偶然的敗仗,必然的敗局

第一節「好人」惹出的禍事

第二節御駕親征,並非百試百靈

第三節偶然的土木之變,必然的軍事失敗

第四節趕鴨子上架

【明長城】

第十四章南宮奪門——龍座之上無兄弟

第一節來吧!北京保衛戰

第二節從茫茫草原,到寂寂南宮

第三節不被理解的人之常情

第四節奪門復位,只在朝夕

【天順政治】

第十五章白銀之國——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貨幣改革

第一節大明寶鈔,天下通行

第二節田賦折銀和徭役折銀

第三節財政支出的貨幣化

【葉宗留、鄧茂七起義】

第十六章一團和氣——恢恢有人君之度

第一節兩度為儲,經歷坎坷

第二節寬嚴相濟,力除前朝弊政

第三節「桃源」里的抗爭

【皇莊】

第十七章弘治中興——朝序清寧、民物康阜的時代

第一節任情恣肆,後人買單

第二節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

第三節「痴情」的代價

第四節白璧微瑕,不掩盛名

【傳奉官】

第十八章大明會典——可以並唐虞、軼三代,而垂之無窮

第一節成書之由

第二節歷代修纂情況

第三節周備細緻的目錄

第四節成書的研究價值

【前七子】

第十九章嬉遊皇帝——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第一節短兵相接,奸者勝

第二節皇帝都玩些什麼

第三節「立天子」伏誅記

第四節關於應州大捷的爭議

【團營興廢】

第二十章宗室叛亂——皇帝的寶座,誰都想坐一坐

第一節宗室人 炸的時代

第二節安化王叛亂

第三節朱宸濠的一個謀士

第四節寧王之亂

【四才子和明四家】

第二十一章禮議之爭——剛愎多謀的「道士」,最難伺候

第一節革故鼎新,力除一切弊政

第二節鞏固皇權,才是大禮議的本質

第三節可惜,打了一個死結

【九嬪】

第二十二章抗倭名將——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第一節「欲嚴海禁,以絕盜源」的朱紈

第二節昏官祭海與張經抗倭

第三節「俞龍戚虎」之俞大猷

第四節戚繼光,名聲最響的抗倭名將

【庚戌之變】

第二十三章群星閃耀——思想科技,熠熠生輝

第一節李時珍:《本草綱目》

第二節徐霞客:《徐霞客遊記

第三節宋應星:《天工開物》

第四節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第五節李卓吾:晚明思想啟蒙運動的旗幟

【科技名人小錄】

第二十四章競爭上崗——首輔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第一節淘汰掉禮儀權威的老資格

第二節老鄉見老鄉,比比誰更強

第三節要你的權,還要你的命

第四節扮豬吃虎的徐階,不好惹

第五節斗得了徐階,贏不了張居正

【歷任內閣首輔】

第二十五章君臣否隔——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第一節難得一見的金三角

第二節寧有瑕而為玉,毋似玉而為石

第三節薄情貪財為哪般

第四節鞏固中華疆土的萬曆三征

【八旗制度】

第二十六章綱紀陵夷——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第一節文盲皇帝的一生

第二節癖愛木工,亦愛「名花」

第三節明末三大案

【王恭廠爆炸】

第二十七章明清之戰——遼東戰場起烽煙

第一節從撫順之戰,到薩爾滸之戰

第二節敗了開鐵,丟了瀋陽

第三節廣寧陷落,熊廷弼慘遭棄市

【清言小品】

【《武備志》】

第二十八章黨爭之禍——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

第一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第二節黨爭之禍由此始

第三節清算閹黨,不能急

【三大名着和四大奇書】

【三言二拍】

第二十九章崇禎失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第一節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第二節「力扞危疆」的袁崇煥

第三節自毀長城,豈不惜哉

第四節緣何走向窮途末路

第五節甲申之難,永恆的痛

【復社】

【秦良玉】

第三十章南明日落——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

第一節第一個南明政權

第二節從福王朱由崧,到唐王朱聿鍵

第三節「正統」在永曆,延平名千秋

【明朝戲曲】

【秦淮八艷】

【附錄一】明朝中央官制簡表

【附錄二】配享太廟官員錄

【附錄三】五軍都督府職掌簡表

【附錄四】參考史籍及相關書單推薦(含野史)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知識傳播工具的變化,觀察者網,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