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新鄉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大新鎮

行政區劃代碼: 430522202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

地理位置: 新邵縣西北部

面 積: 134.77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西村

電話區號: 0739

郵政區碼: 422919

車牌代碼: 湘E

人 口: 40740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大新鎮,隸屬於湖南邵陽市新邵縣,介於東經111°18′33″—111°26′43″,北緯27°22′58″—27°34′25″之間,地處新邵縣西北部,東與嚴塘鎮接壤,南與新田鋪鎮交界,西與龍溪鋪鎮相連,北與坪上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新邵縣人民政府駐地34.2千米,

區域總面積134.7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大新鎮有戶籍人口40740人。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大新鎮境域屬遵路鄉。

2016年4月13日,撤鄉設鎮。截至2020年6月,大新鎮下轄5個社區、1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大西村。

2011年,大新鎮財政收入83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國稅145萬元,地稅90萬元,分別增長21%、23%。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50元。

2019年,大新鎮有工業企業7個,規模以上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5個。[1]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大新鎮境域屬遵路鄉。

1950年,屬新化縣小南鄉、大南鄉。

1952年,新化析置新邵縣,屬新邵縣小南鄉。

1956年,設大新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65年,更名小南公社。

1984年,改為小南鄉。

1995年,與龍口溪鄉組建大新鄉,鄉政府駐龍口溪村。

2007年8月,遷至大西村。

2016年4月13日,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新鎮下轄林場、磨石、長扶、栗灘、龍頂、鄧東、新坪、跳石、塘溪、大西、大東、高山、上南、中南、下南、岱山、大禾、磁溪、雙泉、劉家排、大坪嶺、橫柏、炮竹、青龍界、申塘、塘灣、詹家、煙竹坪、連溪山、復興、油麻田、大秧田、龍口溪、槽溪、大坪溪、板竹山、袁家嶺、鐮子灣、椽樹丫、三門灘、田沖、煙竹凼等4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3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大新鎮下轄5個社區、17個行政村:栗灘社區、大新社區、大東社區、磁溪社區、龍口溪社區、長扶村、龍頂村、鄧東村、塘溪村、下南村、申塘村、三門灘村、磨林村、上南府村、三和村、雙溪村、雙龍村、楊塘村、華新村、銅鼓頂村、和諧村、煙竹新村;

鎮人民政府駐大西村。

大新鎮介於東經111°18′33″—111°26′43″,北緯27°22′58″—27°34′25″之間,地處新邵縣西北部,東與嚴塘鎮接壤,南與新田鋪鎮交界,西與龍溪鋪鎮相連,北與坪上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新邵縣人民政府駐地34.2千米,

區域總面積134.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新鎮四面環山,為典型的山林地貌,平均海拔522米,最高峰位於銅鼓嶺,海拔1227米,最低點位於磁溪村,海拔183米。

水文

大新鎮境內河道資水自南向北穿過,境內長25千米,流域面積6.25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大新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銻、銅、、鋁、鋅、等礦藏,其中黃金儲量達50噸。

2011年,大新鎮有耕地面積1.46萬畝,人均0.37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新鎮轄區總人口39681人。其中男性21291人,占53.66%;女性18370人,占46.29%;14歲以下8381人,占21.12%;15至64歲26269人,占66.20%;65歲以上5031人,占12.68%。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9391人,占99.27%,另有苗族、侗族、土家族、壯族、回族、瑤族等6個少數民族,共290人,占0.73%。

截至2017年末,大新鎮常住人口33082人。

截至2019年末,大新鎮有戶籍人口40740人。

2011年,大新鎮財政收入83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國稅145萬元,地稅90萬元,分別增長21%、23%。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50元。

2019年,大新鎮有工業企業7個,規模以上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5個。

農業

2011年,大新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7215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紅薯為主,糧食總產9621噸。經濟作物以花卉藥材為主。藥用玫瑰花種植規模1225畝,金銀花1600畝,尾參500畝,香菇400畝

工業

2011年,大新鎮工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工業增加值580萬元,比上年增長23%;稅收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金融

2011年,大新鎮財政支出829萬元,銀行業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1.4億元。

2011年末,大新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83人;小學6所,在校學生3013人,專任教師6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776人,專任教師11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新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0處,藏書32萬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1處。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文學等業餘創作人員40餘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新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60張,醫務人員17人。村衛生室28個,村醫28人。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8100人,參保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大新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0戶,1160人,支出76.5萬元;鄉敬老院1所,五保集中供養36人,分散供養204人,支出56.8萬元。危房改造102棟,補助資金135萬元。2011年,新增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350人,再就業培訓80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1920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新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投遞網點42個,投遞路線單程2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1286戶,移動電話用戶6880戶。

交通

2011年末,大新鎮公路主幹道2條,河東環庫公路上至嚴塘,下至坪上;河西環庫公路上至新田鋪,下至冷水江。

相關視頻

邵陽市新邵縣大新鎮大東村——特色鄉村旅遊的「玫瑰之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