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興安嶺資源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興安嶺資源館是一座由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興建的展示黑龍江墾區半個多世紀歷史的綜合博物館。博物館於2002年5月興建,2005年9月落成並對外開放。北大荒博物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群眾「了解北大荒開發建設歷史」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和教育基地。社會各界來這裡學習參觀的人士越來越多。中央先進性教育辦公室駐黑龍江省督導組的同志,曾經兩次來北大荒博物館參觀學習;當年為北大荒開發建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黑龍江農墾總局的 20 多名副廳級老幹部,先進性教育期間參觀完北大荒博物館後百感交集。

建築布局

該館總展示面積10000多平方米,共設六個展館,館內藏品6000多件,展出3000多件,其中不乏國家級珍貴文物,有毛澤東、朱德、鄧小平、董必武[1]、王震、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懷和視察北大荒的文獻資料;有着名作家、藝術家在北大荒時生活的用品和由他們創作的歌頌北大荒的作品,真實再現歷史的同時,使北大荒特有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得到了及時保護。

北大荒博物館採用了多種展示手段,其中,展出照片620幅、圖表24個、藝術品26件,製作大型景觀15個。

北大荒博物館作為共和國現代化農業的代表,作為墾區對外宣傳的一個有效陣地,展示了共和國大糧倉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磅礴氣勢,對樹立墾區新形象,擴大墾區知名度,為墾區開拓市場、加快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

館藏文物

館內除大量實物展以外,還有歷史照片、微縮景觀、大型沙盤、銅雕、室內浮雕[2],展示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集教育性和觀賞性於一體。有目前最大的室內浮雕《北大荒頌》。展覽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集教育性和欣賞性於一體。作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窗口,博物館展示了共和國大糧倉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歷程,是一座現代 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視頻

大興安嶺資源館 相關視頻

北大荒博物館成為「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兩岸記者聯合採訪--黑龍江北大荒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董必武,博雅人物網
  2. 浮雕的起源與發展,搜狐,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