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浪河邊水韻城(漠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浪河邊水韻城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多浪河邊水韻城》中國當代作家漠風寫的散文詩。

作品欣賞

多浪河邊水韻城

冬天,我走進阿克蘇,城市兩旁的法國梧桐樹還綠着,而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正下着大雪,這種比較讓我難於想象,這是一千公里之別?還是溫暖讓南疆變成了這般模樣?在我的印象當中,南疆的城市幾乎都依附着沙漠,阿克蘇正處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北邊緣。阿克蘇,維吾爾語為「白水城」,古為秦漢之際西域三十六國的姑墨、溫宿兩國屬地,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我想白水就應該是多浪河了,在沙漠邊緣會有一條清澈的河,還會有美麗的城市,許多生活在內地的國人可能無法想象。然而,當你到了南疆,走進像阿克蘇這樣的中等城市,感覺像在夢裡,阿克蘇就是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她不落俗套,卻有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她不畏強沙,卻有着西域獨特的古韻。

新疆的確太大了,我經常在朋友間誇口,說自己幾乎走遍了全疆,這主要是因為自己做過記者的經歷,但就「走遍」來說,也只是泛泛而已,有些地方經過了,有些地方採訪過,有些地方去過一兩次,可是印象早已經沒有了。對於南疆,我承認去過的地方沒有北疆多,而南疆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南疆有着極濃厚的伊斯蘭情調,比如像喀什這座城市,去過高台民居、艾提尕清真寺、香妃墓,或者觀看過一場維吾爾族演唱,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而阿克蘇我還是很多年前採訪時去過,那也已經快20年了,確實已經沒有什麼深刻印象。那次採訪,我是住在兵團農一師招待所,主要是採訪當地的團場,要說印象只能是兵團,特別是一、三、十二等幾個團場,還有阿克蘇的紡織廠,除此而外,我只是從阿克蘇的大街走了幾趟,印象中的阿克蘇就是一座小城,除了農一師有幾座比較高的樓房,剩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建築。

不當記者後,想去什麼地方那是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沒事瞎跑什麼呀。阿克蘇與自己有多大關係?嚴格地說沒有關係。在南疆,首選旅遊的地方肯定不是阿克蘇,而是喀什,其次是巴州與和田。按照人們的傳統認為,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巴州號稱華夏第一州,境內有巴間布魯克草原,更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博斯騰湖,和田有和田玉就更不用說。要說變化,目前中國的許多城市都發生着天翻覆地的變化,比如我第一次到新疆巴楚縣城,感覺怎麼這麼大的城市,實際上她就是一座縣城而已。可是,我還是經不住阿克蘇朋友對他們城市的描繪,終於有了一次出差阿克蘇的機會。阿克蘇市是阿克蘇地區所在地,據我了解,阿克蘇的變化主要得益於石油,全地區除個別縣不產石油外,恐怕都沾了石油光。嚴格地說,阿克蘇市也稱得上石油之城,這幾年阿克蘇地區在稅收上已經超過克拉瑪依和巴州,僅次於烏魯木齊。在中國凡產石油的城市,給人的印象都很大氣,樓高、路寬、樹多、草綠、各類博物館讓人羨慕。我曾經去過大慶、延安、克拉瑪依就是這樣的印象,那才真叫財大氣粗。應該說每一個地區,每一座城市的變化都離不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面貌變化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當車開進阿克蘇城,我感覺與全國其它城市沒有區別,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一座座高聳的樓房,一排排像城市衛士般的法國梧桐樹,一輛輛豪華小車如螞蟻般在大街小巷裡流淌……,我對同伴說,我對這座城市已經沒有一點印象,車走着走着讓人糊塗了:這到底是哪座城市?忽然之間,我發現了農一師辦公樓,它依然還是原來那座樓,因為農一師師部已經在向阿拉爾市轉移,對於阿克蘇這座城市,我的印象中就剩下這座樓了。這就像許多人到了烏魯木齊,以前的樣子全沒有了,唯一讓人能夠識別她就剩下「八樓」這座建築,因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之前,「八樓」是烏魯木齊的最高樓房。阿克蘇過去真的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建築,對新疆來說,舊建築多為土房子,阿克蘇也不例外。面對着中國城鎮化的加快,在新疆土房子成為了一種回憶,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小鎮變成現代化小城,小城變成現代化大都市。阿克蘇算不上大都市,最起碼也算中等以上的城市。

阿克蘇的冬天真的不冷,特別是從烏魯木齊到了南疆,感覺像到了另外一個省,南疆幾乎見不到雪,而烏魯木齊整個冬天好象都在下雪。我這個人不管到了哪個地方出差,最喜歡晚飯後在大街上走走,這是一種習慣,我也喜歡欣賞一個陌生城市的風景,更重要的是散步能讓我有所思想,沉醉在這種自由自在之中,一切人間煩惱全無。在離開阿克蘇之前,我終於有了一個下午的空閒,幾天工作之後忽然感到一種輕鬆。朋友說哪兒遊覽一下,我說想去看看博物館,然後想去多浪河。我想這種要求不過分,任何一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是免費的,多浪河不就是一條河麼。朋友說你不愧是作家,我說很慚愧只是個業餘愛好者,只是骨子裡喜歡具有歷史文化的東西。阿克蘇博物館反映了整個阿克蘇地區的歷史,展出分為「出土歷史文物」「新疆古代貨幣」「民族民俗文物」等三個專題陳列,主要體現「龜茲文化」「多郎文化」兩個文化品牌,就像其它博物館一樣,這是一個歷史文化的縮影,知道了她的過去,就會與今天有一個鮮明的對比。

今天的多浪河可以說是現代阿克蘇的縮影,多浪河並沒有浪,她溫柔得像個小姑娘,當這條河從一座城市穿過之後,城市就像沐浴出水的新娘,一條河讓阿克蘇走出了大漠彌沙。如今多浪河兩岸成了旅遊觀光地帶,這條觀光帶從上游到下游有7.7公里,河床很寬,讓人很容易想起「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詞,其實多浪河並非一條大河,這中是人工的傑作。據說以前這條河也是亂河灘,現在兩邊河堤修建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公園,過去亂七八糟的樹木,忽然就成了風景,河邊上一座座別致的雕塑,一下拓寬了這座城市的歷史。特別是河中的一片片小洲,一個個小島,一座座小橋……,這是在新疆嗎?而河心島上的樹已經很有歷史,絕對不是近幾十年新栽的,走上去像進了原始森林裡。朋友說,當初在改造多浪河時,設計者因勢利用,讓河流儘量走低處並繞過天然的樹木,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洲和島。此時走在洲與島之間,或者沿着河岸散步,讓你忘掉了阿克蘇身後的巨大沙漠,還真以為自己處於江南水鄉之中。

多浪河水很清澈,她是阿克蘇這座城市的靈魂。我以為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河流,感覺像沒有了靈魂,這是我深居烏魯木齊之後的真實感受,因為烏魯木齊河早在上個世紀初變成了水庫,只有到了夏天,才偶兒有一綹渠水從城市穿過,河消失了,城市如何龐大,總感到缺少了靈氣啊!

從多浪河邊離開時,河裡的倒影一直留在我的腦海。那是我們的身影,走過許多地方能留下自己身影不多,因為我從倒影里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樹和樓房,樹有春夏秋冬之美,樓房在一天天變高,而我們人類也許能從倒影里發現自己的美與丑。阿克蘇,一座美麗的城市!即使多浪河邊的樓房價格多麼高漲,只有這條河像一面鏡子,會映照這座城市的變遷。

多浪河邊的樓房好象沙漠中崛起的巨人,因為有這樣一條母親般的河流,像乳汁一般滋潤着這座城市的人類,才使得沙漠變綠洲,綠洲上出現人間美麗的城廓。[1]

作者簡介

漠風,陝西神木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