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外陰濕疹
外陰濕疹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eczemaofvulva

就診科室 :婦科

常見病因 :過敏

常見症狀 :瘙癢

外陰濕疹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其特徵為多形性病損、炎性滲出伴劇烈瘙癢。過敏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外陰濕疹可累及外陰及周圍皮膚,症狀為劇烈瘙癢。

需跟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以及銀屑病等鑑別。 [1]

目錄

病因

過敏是發病的重要原因

1.過敏原主要有:化妝品放射線植物花粉等異性蛋白等;

2.體內的代謝產物腸道寄生蟲消化道疾病以及體內產生的自身抗體等。

3.精神因素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使皮膚對各種刺激的易感性增高,易於誘發濕疹。 [2]

臨床表現

外陰濕疹可累及外陰及周圍皮膚,症狀為劇烈瘙癢。

急性期

紅斑、水腫、丘疹、水皰成群聚集。水皰可融合、破潰、糜爛、滲出、結痂。病損常對稱分布,較局限並反覆發作。

亞急性期

糜爛、滲出減少,出現結痂、脫屑。

慢性期

經急性階段後,炎症反應變輕,表現為皮膚肥厚、皸裂、脫屑、伴色素沉着或減退。 [3]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即可初步診斷組織病理檢查]可以確診。 [4]

鑑別診斷

需要跟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以及銀屑病等鑑別。 [5]

治療

隔絕致敏原及各種不良刺激;治療慢性全身性疾病;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膏霜;避免食用刺激性及易致敏性食物;調整精神心理狀態。

全身用藥

靜脈或口服抗過敏藥物、類固醇激素,合併感染時加用適當的抗生素。

局部治療

(1)急性期 酌情選用爐甘石洗劑、硼酸液、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鋅油等。

(2)亞急性期 可用各類皮質醇霜劑。

(3)慢性期 可用皮質醇、止癢劑,氟芬那酸丁酯軟膏等,也可採用冷凍、放射性同位素、淺層X線治療等。

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藥辯證治療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也可有較好的療效。 [6]

參考來源

  • 李愛梅,席方煜.   蒼艾洗劑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62例. 《 vip 》 , 1994  
  • 楊芳娥.   中藥溻潰法治療外陰濕疹30例. 《 陝西中醫學院學報 》 , 1996  
  • 彭霞,黃艷飛.   中藥熏洗治療外陰濕疹39例. 《 WanFang 》 , 年  
  • 杜建層,蔣玉清.   中藥熏浴治療外陰濕疹療效觀察.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 , 2004  
  • 陳淑霞,呂曉輝.   西替利嗪與西咪替丁治療外陰濕疹療效觀察. 《 CNKI;WanFang 》 , 2011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