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家拳是中國武術流派之一。
「外家」和「內家」的武功概念源於黃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銘》:「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於少林為外家……。」然而,少林拳家和一些武術研究者對此說持有不同看法,認為少林拳也是內外兼修的拳術。
清代以後,特別是民國以來,民間將以太極、形意(心意、六合、意拳)、八卦、通背(內外兼修)等為代表的武術流派稱為內家拳[1],此外的拳種統稱為外家拳。普遍的內外家武術之分即是依據此說法的。
基本信息
「內家拳」與「外家拳」這兩個詞約起源於清朝,這是因為自明末清初開始,一些內家拳流派開始創立,並逐漸為世人所知曉。但是,由於有些內家拳流派「反清復明」的政治背景,使其不願將海底公之於人,又由於內家拳抬手發人、傷人於無形的技擊效果,使內家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其他信息
(一)釋名
要想知道內家拳、外家拳的由來,應當先了解「內家」與「外家」的詞義。「外家」即出家之意,例如出家為僧,超脫凡俗,追求西方極樂淨土。而「內家」,就是在家,指在家庭中生活,也就是可以娶妻生子,共享天倫之樂。我國的道教(指正一教等教派)最初是允許娶妻生子的,後來也只有元朝丘處機創立的全真教派不允許道士結婚。因此,習慣上也將道士視作「內家」。
那麼,所謂外家拳,便是指出家人練的拳術。而我國中原拳術大多與少林拳術有淵源或者受其影響,因此,便將與少林拳術有相同特點的一大批拳術劃歸外家拳。與此相對,內家拳大多創立於道觀,因此,人們便將這類拳術統稱為內家拳。
在此,有兩個問題應當說明:
1.並不是所有源於道觀的拳術均符合內家拳的特點,也不是所有源於寺廟的拳術均為外家拳的風格。人們最初區分內家拳和外家拳,只是一個大體的分類,後人於此不可過於拘泥。
2.技擊術最初應發源於下層民眾,民間群體是其術的基礎。只是後來由於寺廟、道觀中的僧侶、道士們將民間武術整理、發展、創新後,使其更加精妙和系統。此外,古人也有託名拳術創立於某寺廟或道觀的,以增加其神秘性。因此,絕不可抹煞民眾在我國武術發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更不可以因此藐視一些非僧非道流派的民間武術流派。
(二)不同特點
1.先天力與後天力:先天力又叫本力,是局部肌肉伸縮的力量;後天力又叫內力,是一種整體發力。外家拳是用先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局部肌肉緊張,很少將人打飛;內家拳是用後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局部肌肉用力很小,便可將對手輕易發出。因此,會不會發人是鑑別內家拳、外家拳的最重要的標準。而內家拳功夫愈高,愈可以在任何狀態下,用任何部位將對手發出。
2.先發制人與後發制人:先發制人是以我方的主觀判斷為主,搶先出手,包括使用預先練熟的連環招法攻擊對手,這是外家拳的特色。後發制人是根據對手的招式和勁力來決定我方的招式和發力方法,通過「聽力」來判斷對手,然後通過發力來反擊,這是內家拳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後發制人並不意味着總是後出手,如果是這樣的話,當你遇到內家拳手,你儘管破口大罵,只要不動手,他便拿你沒辦法了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謂後發制人,並不是拘泥於外形的先發後發,而是在聽力後再發力。內家拳手完全可以先出手,你不接招便是實手;你一接招,他便聽力、變力、發力。
3.技術內容不同:也許是內家拳是由外家拳發展而來的緣故,在內家拳中,有不少招式的外形來自外家拳,但是在外家拳中卻鮮有內家技術。這是因為內家拳的精髓就是發內力,會發內力的拳術就是內家拳。
4.體形不同:練外家拳的拳手大多肌肉發達,稜角分明,特別是有些拳手挺胸收腹時,八塊腹肌如同搓板,煞是健美(當然也有些體形不同的)。但是,看看內家拳手,有溜肩膀的、有含胸的,即使是身材最好的,也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放鬆時胳膊上的肌肉不帶稜角,好像有一層水膘,這是經常放鬆局部肌肉所致;二是不管多瘦的內家拳手,腹部總是前凸,不易看到腹肌,這是經常氣沉丹田所致。當一拳打在外家拳手的肚子上時,會感到如同打在一塊鋼板上,震得手生痛。而當你打擊內家拳手的肚子時,卻如同打在皮球上,會將你彈飛。
此外,外家拳的外形多見稜角,如同楷書;而內家拳行拳如同行雲流水,似行書或草書[2]。外家拳對身形的要求多為挺胸塌腰,剛猛迅捷;內家拳則崇尚含胸拔腰,柔和纏綿。
視頻
外家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內家拳是什麼?練什麼?出什麼?,搜狐,2018-04-24
- ↑ 內家拳與外家拳探究,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