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前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塔前中學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位於南平市延平區塔前鎮人民路16號,當突發破壞性地震等突發事件時,主要用於周邊居民緊急疏散、臨時生活的安全場所。該場所按國家《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地場址及配套設施》(GB21734―2008)Ⅲ類國家標準建設,主要有應急篷宿、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廁所、應急排污、應急通道和應急標誌等多種功能。
校園諮詢
塔前中學,托起農村留守兒童的夢----擴大學校監護功能強化教師「家長」責任提高社區干預能力
自中考成績揭榜以來,閩北社會各界的愛心為延平區塔前鎮一批考出好成績的留守兒童所系,紛紛去看望、慰問這些貧困學子,並與他們結對助學。
今年,延平區中考成績揭榜後,「冒」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現象——這個留守兒童占40%的塔前中學有219名學生參加中考,考上南平重點高中學校南平一中的學生19人、南平高級中學的學生34人,占參加中考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強,其中有23名留守兒童考上南平重點高中學校,留守兒童張雙妹、張雙花分別以441.93、440.70的分數奪取全區中考總分一、二名,留守兒童張其北英語單科成績全區第一……
其中奧秘何在?「6束陽光」
「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被視為「留守兒童」的寫照。為了破解這個癥結,塔前中學做了積極嘗試。校長[1]林小平總結其經驗做法有六條。
一是分類造冊——即在新生入校時,按照性別、家庭經濟、託管人、家庭地址、聯繫電話等分類對留守兒童造冊登記;二是一對一幫扶——即在造冊的基礎上依據學生選擇教師、教師選擇學生的方式確定教師對學生的一對一幫扶名單;三是成長記要——即幫扶者要在不定期了解和跟蹤、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記錄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成長記要包括思想狀況、行為特徵、學習態度和成績、交友狀況、生活習慣等,以便了解留守兒童的成長軌跡;四是家校聯繫——即學期初向託管人發放家校聯繫單,以便了解留守兒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五是愛心媽媽——即由教師志願者組成的愛心媽媽組織留守兒童在周末進行活動或帶他們回家體驗生活,讓留守兒童體驗到家庭的溫暖;六是夥伴互助——即每個留守兒童都有三個左右的小夥伴,這些夥伴由學生志願者產生,夥伴們和留守兒童成為好朋友後,能為幫扶者和愛心媽媽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我們學校這六條措施還管用,就像6束陽光滋潤着留守兒童茁壯成長。」已擔任了五年初三畢業班班主任的蘇宏老師深有感觸地說,今年她的班上51名學生,寄宿生40名,其中父母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18名全部考上重點高中。
「狀元」之路
留守兒童由於父母親長期在外,家教、親情嚴重短缺,親情溫暖顯得特別重要。「基於這種認識,我們中學非常注重為留守兒童再造一個『家』的環境。我們發現留守孤兒余小妹父親早逝,母親常年外出打工,造成她性格孤僻,就把這個學生接到學校寄宿,由她的課任老師作『愛心媽媽』,經常帶她回家體驗生活,讓她體驗到家庭的溫暖,並讓幾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與她結成友好夥伴,讓學校和老師成為她的另外一個『家』,為她提供精神上的關愛和心靈上的溝通,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使她學習得到極大長進,今年考上南平一中。另一個英語單科成績考全區第一的留守兒童張其北也是在學校和老師這個『家』的關愛下進步的。」林小平介紹說。
今年中考奪魁的留守兒童張雙花、張雙妹這對孿生姐妹,父母親自她們6歲念小學一年級以來就長期在外打工,全靠現已70高齡的奶奶料理日常生活。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年邁的奶奶還要為村裡的老人縫製壽衣貼補家用,對孫女的關愛難免時有疏忽。「她們剛入學有些不適應,學校通過師生結對『一對一』幫扶、學生成長日記掌握思想動態並及時疏導,後來就好了。」初一幫扶老師陳建新回憶說。尤其是今年中考前,張雙花、張雙妹父母回家僱人粉刷毛坯房時出了工傷,要賠人醫藥費等5萬多元,儘管父母親想把此事隱瞞住,但兩個女兒還是知道了,她們的思想波動特別大,不想念書,幸虧班主任蘇宏老師及時洞察情況,反覆耐心地開導兩姐妹,使她們很快恢復了常態。
百般呵護
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普遍比較困難。塔前中學所在地的塔前鎮原是省定貧困老區,脫貧遲,前幾年,尚未實行減免農村學生學雜費及農村特困戶低保政策,該校近千名學生每學年打的學雜費欠條金額竟然達10萬元左右。近年來,該鎮中學留守兒童人人念得起書,沒有輟學,且擁有較好的學習環境,這離不開學校、社會給予他們的百般呵護。
2003年,塔前鎮各界踴躍捐資,成立了助教助學基金和理事會,並通過把資金借給效益好的企業分利「生蛋」的方式,滾大基金,使基金每年都有可觀的金額資助貧困學生上學,改善留守兒童的寄宿生活。今年中考前,張雙花、張雙妹家裡出事後,學校、社會對她們更是關愛有加。中考成績揭曉後,塔前中學立即將張雙花、張雙妹等留守兒童的家庭困難情況上報,社會各界給她們送來了「及時雨」:區里獎勵姐妹倆3000元;閩北慈善事業促進會延平區辦事處捐助姐妹倆2000元,並承諾在她們讀高中的三年中為二人提供每月300元生活費。同時,鎮上、區里和社會各界同時也為余小妹等其他留守兒童或聯繫結對資助單位或承諾結對助學。「老師、學校和社會上都知道了你們家裡的困難。你們要相信老師和學校,還有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會幫助你們渡過難關,讓你們有書念。你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把書念好,用更好的成績來贏得人們對你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在塔前中學,校領導和老師常常這樣大聲地對學生們說,這句話成了許多貧困生感受社會溫暖,解脫後顧之憂,發奮讀書[2]的動力。
參考文獻
- ↑ 校長負責制的提出及內涵,豆瓣,2016-10-23
- ↑ 讀書的好處10條,有途網,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