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巴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基里巴斯 | |
---|---|
基里巴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iribati),簡稱基里巴斯,太平洋島國。陸地面積811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350萬平方公里。 位於太平洋中部,全國由33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21個島有常住居民),分屬吉爾伯特群島、菲尼克斯群島和萊恩群島三大群島。從其東部的聖誕島到最西部的巴納巴島,分布於赤道上3800公里的海域,擁有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 基里巴斯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而又橫過國際日期變更線交叉點上的國家。其所屬的萊恩群島是全球唯一使用UTC+14時區的地方,這也使得基里巴斯成為全球一天當中最早開始的國家。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沒該國。 [1]
2019年9月20日,基里巴斯宣布斷絕與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同月27日(當地時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基里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基里巴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日起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2]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基里巴斯共和國 | 英文名稱 | The Republic of Kiribati |
簡 稱 | 基里巴斯 | 所屬洲 | 大洋洲 |
首 都 | 塔拉瓦(Tarawa) | 主要城市 | 塔拉瓦(Tarawa) |
國慶日 | 1979年7月12日 | 國 歌 | 《站起來,基里巴斯!》 |
國家代碼 | KIR | 官方語言 | 英語 |
貨 幣 | 通用澳元、美元 | 時 區 | UTC+12至UTC+14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 | 總統:塔內希·馬茂 |
人口數量 | 11.6萬(2018年)[3] | 人口密度 | 143人/平方公里(2018年)[4] |
主要民族 | 密克羅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 | 主要宗教 | 天主教、基督新教 |
國土面積 | 811平方公里 | GDP總計 | 1.88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 | 1625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 +686 |
國際域名縮寫 | KIR | 道路通行 | 靠左駕駛 |
國 鳥 | 軍艦鳥 | 國家格言 | 「健康,和平,繁榮」 |
最大城市 | 塔拉瓦 | 人類發展指數 | 0.629(並列第121,中等,2013年) |
氣 候 | 熱帶海洋性氣候 |
歷史沿革
公元前14世紀左右,斐濟人和湯加人入侵,與當地人通婚,形成基里巴斯民族。 3000年前,已有馬來—波西尼亞語系人定居。 1892年,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連同埃利斯群島(Ellice Islands)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地「吉爾伯特及埃利斯群島」(Gilbert and Ellice Islands)。 1916年,被劃入「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1975年埃利斯群島分出,改稱圖瓦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侵占。 1971年,成為自治區。
1974年,基於種族紛爭,屬於波里尼西亞人的埃利斯群島居民要求投票,和密克羅尼西亞人為主的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分開。 1977年1月1日,實行內部自治。 1978年,埃利斯群島獨立成為圖瓦盧,吉爾伯特群島於次年(1979年)宣告獨立,並改國名為基里巴斯。[5] 1979年7月12日獨立,改稱基里巴斯。 基獨立後,美國宣布放棄菲尼克斯群島以及萊恩群島兩個人煙稀少的群島,並加入成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基里巴斯位於太平洋中西部。由33個島嶼組成,分屬吉爾伯特群島、菲尼克斯群島(鳳凰群島)、萊恩群島(線島群島),東西延綿約3870公里,南北約2050公里,陸地面積總合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5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橫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緯和東西經的國家。
地形地貌
基里巴斯最高處也只比海平面高2米,多屬低平的珊瑚島,土地貧瘠多沙,無河流湖泊。
氣候特徵
基里巴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1世紀初每年有10個月以上時間連續乾旱少雨。
自然資源
基里巴斯有豐富的漁業資源。1979年以前產磷酸鹽,由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合股開採,現已枯竭。近海海底有錳、鎳等礦藏。
行政區劃
基里巴斯統共有23個行政區,每個行政區設有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為行政機構最高領導人,擁有行政、財政、法院訴訟等權力。
國家象徵
國名
基里巴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iribati)。前稱「吉爾伯特島」。
國旗
基里巴斯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旗面上半部為紅色,下半部為六道藍、白相間的波紋狀寬帶。紅色部分中間是一輪光芒四射、冉冉升起的太陽,其上方為一隻軍艦鳥。紅色象徵大地;藍白波紋象徵太平洋;太陽象徵赤道的陽光,表明該國位於赤道地帶,也象徵光明和未來的希望;軍艦鳥象徵力量、自由和基里巴斯的文化。
國徽
基里巴斯國徽為盾徽。圖案同國旗。下端的綬帶上用基里巴斯文寫着「興旺、和平、富強」。
人口民族
人口
基里巴斯人口11.6萬(2018年)。其中90%以上屬密克羅尼西亞人種,其餘為波利尼西亞人和歐洲移民。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基里巴斯語和英語。居民多信奉羅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民族
其中90%以上屬密克羅尼西亞人種,其餘為波利尼西亞人和歐洲移民。
文化
節日
獨立日:每年7月12日
風俗
基里巴斯居民不僅勤勞,而且十分勇敢。許多人擅長捕魚,更精於航海,無論海浪多麼洶湧,他們都會認清航向,找到所要去的目標。基里巴斯傳統的茅舍看起來很低矮,但它的屋頂卻很高,人在裡面的活動不受影響,這種房子可以遮擋陽光的強烈照射和暴雨的猛烈衝擊。基里巴斯人的主要食物是芋頭、椰子,以及一些熱帶水果,如芒果、香蕉和檳榔 [6] 。人們喜歡吃魚,但不太愛吃蔬菜。
禮儀
基里巴斯的男女老幼之間從不冠稱謂,在家庭里也同樣,一律稱呼姓名。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對任何人都是直呼其名的。但在外交場合,他們遵守國際上通用的稱謂。基里巴斯的主要節日有元旦、國慶節、復活節、耶穌升天節、感恩節、聖誕節等。 [7]
軍事
基里巴斯無軍隊,僅有警察約300名。國防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負責。
社會
交通運輸
以海運為主,塔拉瓦為主要海、空港。基里巴斯航運公司共有客、貨輪10艘,經營各島間的客、貨運業務。 公路:總長640公里,全國有機動車約2000輛。 水運:基里巴斯航運公司共有客、貨輪10艘,經營各島間的客、貨運業務。 空運:全國有2個國際機場, 分設在首都塔拉瓦和聖誕島,其他小島還有17個小機場。基里巴斯航空公司共有客貨機3架,其中2架(包括從中國購買的運-12)經營島嶼間航線。瑙魯航空公司經營至塔拉瓦的國際航線。2002年12月,基航空公司從法國租賃1架ATR-72客機,運營基首都塔拉瓦至馬紹爾、瑙魯、圖瓦盧和斐濟等地的航線。斐濟航空公司經營從斐濟至塔拉瓦的國際航線。
文教體育
小學和初中實行免費教育。兒童入學率為93%。1999年教育經費為1160萬澳元,占國家預算的18%。1998年,有公辦小學88所,中學17所(其中私立10所),技校6所,另有兩所中等專業學校:基里巴斯師範學院和塔拉瓦技術學院。還有1所與德國人合辦的海員培訓學校。基每年向國外派留學生和進修生約為170人。 基里巴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2004年的雅典,由於條件所限,他們僅派出3名舉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沒能取得好名次。 [8]
新聞出版
《韋凱拉》(UEKERA),前譯為《生命和智慧之樹》系政府主辦的全國性報紙,為基文和英文混合版,每周五出版。 塔拉瓦電台(建於1984年),用基語和英語播音,每天播3次,發行新聞稿。無電視台。
語言宗教
英語為官方語言,通用基里巴斯語和英語。居民多數信奉羅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人民生活
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94澳元,是南太平洋地區最低的國家之一。受僱人員最低年薪2500澳元。失業率高,首都塔拉瓦達70%。 實行公費醫療,全國有3所醫院,200張病床,當地醫生11人,外國醫生11人(包括中國援基醫生6人),護士129人。首都地區流行肺結核和痢疾。 2001年,人均壽命為男50歲,女68歲。2001年的人口年增長率為15‰(資料來源:基政府2001年11月向議會提交的經濟報告),政府提倡、推廣計劃生育,但實際未能廣泛推行。 無軍隊,僅有警察296名。海上巡邏由澳大利亞1艘巡邏艇負責。
外交
對外政策
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別國干涉內政和掠奪資源;作為低海拔島礁國家,尤其重視氣候變化,呼籲國際社會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其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重視發展對外關係,尤其與南太各國的友好關係。經濟因素常為基政府外交決策的首要考慮。基同30多個國家(不包括中國台灣省)建交,但只在斐濟設有外交代表機構,在少數國家設有名譽領事。 基里巴斯是聯合國、英聯邦、太平洋共同體、太平洋島國論壇及論壇漁業局、瑙魯協定等地區組織成員,積極參與相關組織活動,與太平洋島國論壇合作較密切。
同中國的關係
1980年6月25日,基里巴斯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97年中國在基里巴斯的塔拉瓦拉環礁建立起一個衛星跟蹤站,耗時6-8個月,是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建立的第一個永久設施,從而使中國在南太平洋有了一個立足點。美國認為該站可以用來監視馬紹爾群島中的夸賈林導彈靶場。 2003年11月29日,由於基里巴斯不顧中國政府抗議,堅持與台灣當局建立所謂的「外交關係」,中國政府決定中止同基里巴斯的外交關係 。 2019年9月20日,基里巴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斷絕與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將同中國復交 ;同月27日(當地時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基里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基里巴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即日起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同美國的關係
1979年9月20日,美基簽訂友好條約,並於1983年9月23日交換條約批准書。據此,美放棄對基14個島嶼的主權要求,基允許美保留對其軍事設施的排他性使用權和在基經濟區的捕魚權。該條約有效期10年。截止2014年美有捕魚船在基作業,另有42名和平隊員。
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關係
1981、1989年,澳、新分別在基開設高專署。基十分重視同澳、新,尤其是同澳的關係。基現行貨幣為澳元,每年從澳進口占基總進口額的一半左右。澳在基一些政府、經濟部門派有顧問。 澳每年向基提供項目援助,主要用於基礎教育、人力資源開發和公共部門管理等領域,已為基援建了10所中學。2012年3月,澳總督昆廷·布賴斯訪問基里巴斯。2012年12月,新西蘭外長默里·麥卡利訪基。2013年2月澳外長鮑勃·卡爾訪基。
相關視頻
1、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全國一共有33個小島組成
2、基里巴斯, 一個即將消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