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湖南省茶陵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城關鎮 |
中文名 : 城關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茶陵縣 |
城關鎮是茶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106國道、320省道穿鎮而過,衡炎、岳汝、泉南高速公路及衡茶吉、醴茶鐵路均交匯於此,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區東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陽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靠洣水河流,南宋古城、南浦鐵犀、國家3A級旅遊景點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歷代進士長廊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 2014年1月25日,成立雲陽街道辦事處,城關鎮被撤銷。
簡介
城關鎮位於茶陵縣中部的雲陽山東麓,洣水西南濱,羅霄山脈中段之西坡,城關鎮是茶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轄6個社區4個行政村,106個村(居)民小組,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9萬餘。2009年城關鎮實現財政經常性收入306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5元。 城關鎮原名「茶陵鎮」,形成於唐代。南宋迄今為茶陵縣治。北宋時,因造船業的興起而發展。洣水南來,雲山北固,內有古城,外有雄關,因此得名。宋代鑄「南浦鐵犀」,又稱「犀城」。1955年改為城關鎮。 城關鎮素有「三路噤喉」之謂,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多次成為重要戰場。土地革命戰爭階段,毛澤東、譚震林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從事革命活動,工農革命軍9克茶陵城,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縣工農兵政府於1927年在這裡成立。中央電視台1997年10月27日特別節目《井岡山》中介紹說「井岡山根據地的紅色政權、中央蘇區的紅色政權、乃至今天的中南海國務院都是從井岡山洣水之濱的小屋裡走出來的」。為此,城關鎮又有「革命之城」的光榮稱號。 現今的城關鎮,106國道、320省道穿鎮而過,衡炎、岳汝、泉南高速公路及衡茶吉、醴茶鐵路均交匯於此,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區東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陽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靠洣水河流,南宋古城、南浦鐵犀、國家3A級旅遊景點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歷代進士長廊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商業步行城、工業品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建材市場、摩托家電市場、農貿市場等各種專業市場十分繁榮,是湘贛邊境的商貿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