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埃姆登號小巡洋艦

埃姆登號小巡洋艦德語:SMS Emde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艘小巡洋艦。埃姆登號於1914年下半年在印度洋上襲擊協約國艦船,在被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悉尼號輕巡洋艦擊成重傷而擱淺前,共擊沉和捕獲30艘協約國商船和戰艦[1]

目錄

早期服役經歷

埃姆登號在1908年5月26日下水,並於1909年7月10日加入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役。以贊助該艦建造的埃姆斯河河口城市埃姆登命名,裝備10門4.1英寸(105毫米)口徑主炮,是德國最後一艘使用往復式蒸汽機的巡洋艦,埃姆登號的姊妹艦德累斯頓號小巡洋艦和之後建造的巡洋艦都使用蒸汽輪機。如同當時大多數艦船,埃姆登號的12台鍋爐使用煤炭作為燃料。

1910年4月1日,埃姆登號正式加入德國東亞艦隊,被派往位於當時德屬膠澳的青島。埃姆登號於1910年4月12日離開基爾港,穿過基爾運河,進入公海。在青島,埃姆登號因其優美的線型得到了「東方天鵝」的美名[2]

1911年1月埃姆登號參加她的第一次作戰行動,鎮壓加羅林群島波納佩島上的土著叛亂。她同紐倫堡號小巡洋艦一起使用主炮轟擊叛軍的防禦工事,並派武裝水手登陸占領了叛軍的據點。

1913年5月,埃姆登號迎來了它的最後一任艦長卡爾·馮·米勒少校。他出生於1873年6月16日,在指揮埃姆登號期間因其騎士精神和榮譽感為他贏得了敵友雙方的尊敬。因受瘧疾的反覆折磨,穆勒艦長最後於1923年去世。

穆勒艦長上任幾個月後,埃姆登號被派往長江鎮壓中國癸丑之役(國民黨稱其為「二次革命」)期間的一次國民黨叛亂。1913年8月,她連同長江上的幾艘英國和日本戰艦一起炮擊一座叛軍要塞,並在8月13日使其屈服。

視頻

埃姆登號小巡洋艦 相關視頻

德意志海軍的驕傲,唯一一艘用主炮擊沉航母的戰列艦
青島與海軍 | 德軍青島要塞與東亞艦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