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論述大氣與海洋的大尺度運動動力學專著。約 ·彼得羅斯基著。美國Spring-Ver-lag1979年出版,1987年第2版。中譯本海洋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中譯本約50萬字。第1、2章介紹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如羅斯貝數、渦度環流、地轉運動、位渦度、地轉退化、泰勒—普勞特曼定理、凱爾文定理、渦度方程等。第3—5章介紹均勻旋轉流體動力學,討論大氣及海洋中的基本運動,如羅斯貝波、慣性邊界流、β平面、能量傳播、波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轉湍流; 闡述准地轉運動的性質; 介紹摩擦對均勻流體大尺度運動的影響,給出最簡單的湍流模式; 介紹均勻海洋環流模式; 討論風驅動洋流問題。第6章介紹球面地球上層流體准地轉動力學,討論層結流體中的波動,緯向波流的相互作用、層結海洋中的地形波、溫躍層問題,以及兩類准地轉運動。第7章介紹准地轉不穩定理論的基本原理、正壓斜壓不穩定線性理論和斜壓不穩定的非線性理論。第8章介紹三類重要的非地轉運動 (即赤道波動、鋒生以及大陸架波)。

本書除第8章外,緊緊圍繞大尺度運動的准地轉特性,系統介紹了准地轉理論,建立了准地轉動力學。立論準確,闡述理論頗具特色,是目前關於大尺度運動准地轉動力學公認的重要著作,為各國氣象與海洋學家廣泛引用。但作為完整的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介紹非地轉運動尚嫌不足。

作者簡介

約·彼得羅斯基 (Joseph Pedlosky),美國海洋及氣象學家。從事大氣、海洋動力學研究,在非線性波動動力學方面更有研究。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 相關視頻

用風扇與氣球演示流體動力學
利用流體動力學技術,牛人打造了一款巨型機械手臂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