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路上,遇見白樺林(胡世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路上,遇見白樺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路上,遇見白樺林》中國當代作家胡世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路上,遇見白樺林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我自入疆已過二十九年,這一程旅行有點長。

十一大假臨近,和三兩好友開始討論行程。南疆、東疆有點遠,奇台、木壘又有點近,還是覺得阿爾泰山一線選擇餘地比較大,除過熟知的大景點,還有一些小眾的去處。此行想着避開熱門景點,只去一些小眾的地方,安靜地去走走看看。遠方雖然美好,「在路上」的心情才是愉悅的源泉。

從吐烏大高速准東出口一出來,路兩旁竟然有大片怒放的紫紅色菊花,本來輕鬆的心情更添一份驚喜。往南幾公里處就是北疆人熟悉的古海溫泉。這個溫泉度假村在一片戈壁鹼灘上,但設施比想象的要好,南面有一個環形的住宿區,進門是大廳和一個賣泳衣之類的商店,後面有一座別致的院子,花花草草、亭子迴廊間,是幾口小小的溫泉小池,周邊呈弧形排列着兩層住宿的房間,處處透着精心的設計感和休閒的意味。地方雖小,但有着江南園林的精緻,可惜房間早已訂滿,遂打消了小住一宿的心思。在最南面,就是一大幾小、溫度高低不同的溫泉池子了。幾個人換了泳褲下水之時,池邊、水裡已有不少人了。水溫約莫三十九度,對我這個畏熱的人來說,這才泡了四十多分鐘,就催着朋友要離開了。雖然如同蜻蜓點水,但也洗去了滿身的疲憊和心中的負累,滿心愜意地繼續下一段漫長的旅程。

這一段是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接近富蘊縣城的時候,暮色籠野中,在阿爾泰山東段黑黢黢的山脈中,一輪碩大的紅色月亮探了出來,不一會兒,就脫離了山體,升至半空。在這一望無際的戈壁荒原上,有點玄幻、有些怪誕,更顯得有一絲妖艷。這一刻,如不是車子還在行進,真有點時光暫停、身處未來科幻大片現場的氛圍。富蘊這個地方,有十餘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十位,著名的三號礦坑,曾經為國家建設、為償還蘇聯的債務作出了巨大貢獻,真不負「富蘊」之名。這裡有著名的可可托海(哈薩克語:綠色的叢林)、可可蘇里、卡拉麥里保護區等,但不是我們此行目的地。

我們天黑才到富蘊縣城,在一個有名的魚餐廳用晚餐。已過晚上九點,這家餐廳竟然還需要排隊等位,可見人氣之旺。裡面並沒有散台,用方木細格隔出大大小小的雅間,古樸別致,不用說做魚的口味很贊,足慰一天路途的風塵。

第二天一早,去往一處在網上查到的叫「紅葉溝」的地方。在縣城以西去往蒙庫鐵礦五十公里處,據說有眾多西伯利亞苦楊,說是秋霜盡染時,滿山紅葉艷。一路打聽一路顛簸,遠遠看到一溝零散的紅葉,應是紅葉溝吧。順着一小片綠茵茵的濕地,車子一路衝上了山頂,往下一看,不免有些失望。溝兩旁直到山頂,零星地生長着一些楊樹,也算是紅葉一片一片。對面山頂則是楊樹和松樹的混交林,半山有一面較為平坦的巨大石台,有棵孤松頑強地長在石頭縫隙里,一個長枝展出,作迎客狀。石台上有一排大小不一的石臼,不知是天然所生,還是牧人為了牲畜飲水所造。舉目回望,滿地紅黃相間的葉子,在半上午的陽光下泛着幽幽銀光,下方的山凹里,一片嫩綠的濕地和數叢不知名的青綠灌木,依然對抗着秋風霜露而展現出勃勃生機。因了這些生機,也可聊以自安了。

因為山路耽誤了太多時間,所以臨時改變了行程,決定下午直奔五彩灘,計劃中的阿爾泰市和網上搜到的一個文藝范兒的咖啡屋就擦肩而過了。沿着額爾齊斯河谷,向西行兩百餘公里,時爾寬闊、時爾狹窄、曲曲折折的河谷上面,擠滿紅紅黃黃的白楊、胡楊、青楊、黑楊,集齊了世界四大楊樹家族,還有中國獨有的樹種鹽生樺,據說是中國唯一天然多種類楊樹林自然景觀和基因庫。額爾齊斯河,這支中國唯一西流出境、最後匯入北冰洋的壯麗河流,和阿爾泰山合稱「金山銀水」。過了布爾津,到達五彩灘景區時,已是夕陽西下時候。五彩灘位於額爾齊斯河北岸,由紅色懸崖墩台和寬淺溝漕綿延西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岩石以紅色為主,在夕陽下異彩變幻,河南岸則是綠樹連綿,一望無際。一河兩岸,風景迥異,紅岩五彩、碧水藍天、綠樹滿川融在一起,有着奇異的美感,自然造化,山河萬古,不過如此。青山綠水需要我們的敬仰和珍惜。

從五彩灘西行三十餘公里,就是今天的終點哈巴河,一座邊陲小城。

早上起來,才發現阿爾泰山腳下的哈巴河,竟是一座整潔雅致的小城,道路兩側和街角的公園裡,都種有大片大片的白樺,給小城憑添了一份高雅的氣質。

阿爾泰山在蒙語有「金山」之意,哈薩克語意為「六個月」,維吾爾語則是數字「六」的意思,難道是夏牧場可以放牧六個月緣故?不得而知。哈巴河,因河得名,而「哈巴」的含義更為有趣,蒙古語意為「鰟鮍」,即五道黑魚。

早飯過後,出城西行幾公里來到哈巴河畔,伴着晨曦進入了白樺樹的世界。

白樺林景區的遊客中心和停車坪,已被一排排亭亭玉立、修直高潔的白樺包圍,黃綠的卵園型樹葉在晨風中私語,沁人心脾、濕潤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草坪盡頭灰黑色坡頂木屋竟不象是人類的家園,我確信誤入了另一方天地,一個美麗的幻境,仙女和小精靈們生活的領地。景區放着歡快的圓舞曲,天氣公告牌上顯示當下負氧粒子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九千多的高值,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按耐不住雀躍的心情,急切着要走進這片世外的樂園了。 我們穿行在位於哈巴河兩岸、長達二十多公里的西北最大的白樺林里,挺直的銀白色樹幹綴着黑色的眼睛,綠中泛黃邊緣帶齒的卵園形葉掩映着縷縷晨光,小橋下水天一色,石徑旁秀木臨風,我已分不清是走在中國水彩畫裡,還是落入一幅歐洲風格的油畫之中。

白樺樹,是歐亞大陸溫帶古老的小葉型闊葉樹種。它的種子隨水漂流,遇到濕潤的土地便紮根成長了。哈巴河流到小城郊外平坦的原野,河水變得彎彎曲曲,緩緩流淌,白樺的種子飄落在河面上,河水又把它們撒布在原野上,千百年來,竟形成了一處上萬畝的天然白樺森林。

我們一路走,一路驚奇,留連於這步步美景里。每處樺樹林因疏密不同,在晨光里便感覺不同。或一棵、兩棵大樹挺立草叢,冰山冷麗;或五棵、八棵挨成一群,跳脫空靈;或手拉手圍着一大圈兒空闊的綠地,清雅不俗;或密密匝匝站成一片,群芳競姿;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氣質。就眾多的喬木種類來說,白樺以優雅空靈的姿態、文藝浪漫的氣質勝,絕無懸念。

白樺優美又清雅。白樺枝葉扶疏,姿態優美,尤其是樹幹修直,潔白雅致,引人注目,自帶一份迷離高貴的氣質。如果把白樺比作詩詞的話,如同姜白石的「雅詞」一樣清雅空靈。就風姿氣質而言,白樺可當「清、雅、冷」三字,清而不空:清是氣質,也是色調,「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雅而不騷:雅是姿態,也是格調,「疏影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冷而不硬:冷是氣韻,更是性情,「淮南皓月冷天山」、「波心蕩、冷月無聲」。

白樺文藝且浪漫。白樺樹自帶清雅文藝的氣質,眾多的文藝作品、名畫裡,都有白樺的身影。如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情調的畫家庫茵芝,被稱為大自然歌手,就擅長畫白樺。白樺樹的皮孔象極了人類的眼睛,顯得多情而憂鬱,有着愛情的意向,如蘇聯民歌《白樺林》。在葉賽寧的詩里,白樺「潔白的流蘇如畫」,不禁令人想起白色芭蕾的綽約風姿;一曲「亭亭白樺,悠悠碧空」道出了悠長的思鄉之情。

白樺堅韌而憂鬱。白樺喜歡陽光,生命力強,在大火燒毀的森林以後,首先生長出來的常常是白樺。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已然成為這個北方戰鬥民族的精神象徵,堅韌不拔中帶有些許憂鬱的氣質。象徵堅強的樹種很多,如松、柏、楊等,但堅韌而憂鬱的,獨此一種,卻能持久地走進人們的內心,成為一種令人戀棧的別樣情愫。

夏天裡來這裡固然好,但綠色一片,缺了一抹黃色的清靈灑脫,深秋里來也還好,滿眼的黃色,但少了一抹綠色的生命律動,我更偏愛當下這個時節的白樺林。這個季節,樹葉綠黃映襯,河水清澈,秋風徐來,走在林間的光影里,說不出的閒適和寫意。

不舍地離開白樺林,向福海縣進發。路過烏倫古湖,一座以原生態無污染、魚獲出產豐富、冬季捕魚節聞名的湖泊。福海縣是新疆最出名的魚鄉,中午照例尋了一家魚館午餐。阿爾泰地區河流縱橫、湖泊棋布、魚獲豐富,特別以產喬爾泰(白斑狗魚)、梭鱸、五道黑等冷水魚出名,值得品嘗一番。

「大美新疆」,這裡的山水景物確是大而且美,但是作為一個旅行者,你會發現並不能窮盡新疆神秘悠遠的內涵。新疆的山川地貌宏大深幽,新疆歷史人文傳奇紛繁,在這塊大地上,見證過羅什的修行、張騫的鑿空、班超的縱橫、左公的雄風。我身在新疆這麼多年,還有許多地方並沒有去過,去過的地方也難說瞭然,只能說大致了解而已。

旅行者,永遠在路上。匆忙的腳步是工作,閒適的慢步是欣賞。旅行者的路上,少不了「行、思、賞」,邊行邊看、學而多思、品賞回味,也許還會訴諸筆尖、落在紙上。等有一天驀然回首,那景那物那人,依然清晰豐滿,在記憶深處,意蘊悠長。 [1]

作者簡介

胡世瑾,男,陝西白水人,現居新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