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號戰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號戰車
圖片來自mobile01.com

四號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或稱IV號坦克)為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並且與專門執行反戰車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在三號坦克的整體性能逐漸不敷二次大戰中期裝甲戰鬥需要時,四號坦克因所使用的技術較為成熟而比三號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間,因此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四號戰車逐漸成為裝甲師裝備的主力車種。四號坦克較大的改良空間亦使其較為容易改裝,既有改造為突擊砲[1]驅逐戰車,也有改造為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成為用途最廣泛的坦克。從投產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逾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沒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號有大量的技術問題,就數量、服役時間來看,這型戰車才是德國裝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軍裝甲兵暱稱為「軍馬」。四號坦克除了由德國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國家,甚至二戰結束後仍有國家將其投入戰爭。

歷史

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迫簽訂《凡爾賽條約》,其中協約國禁止其發展與生產坦克,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德國軍方已體察到未來建立裝甲部隊的需求,故機動兵總司令部參謀海因茨·古德林於1930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1934年1月,陸軍武器署提出了由三號與四號兩種坦克搭配組成裝甲部隊,前者作為主力,而後者則定位為支援型戰車。除了主炮之外,四號坦克皆與三號坦克相似,同樣有五名乘員,並配搭無線電系統以便於溝通,同時總重量限制在24噸左右。

為規避條約,四號坦克最初研發時有著「中型拖拉機」的代號,後來德軍改以「營長用車」(Bataillonsführerwagen,BW)為代號繼續研發。1934年年底,陸軍武器署交予克虜伯萊茵金屬MAN開發。雖然當時流行多砲塔坦克,但它們僅設計了幾款單炮塔戰車。

萊茵金屬交付的原型車重約18噸,並配備320馬力的引擎,最高時速為30公里/小時。原型的引擎艙位於車身後方。駕駛員與無線電操作員分別處於戰車左前及右前方,無線電操作員同時兼任機槍手。砲塔方面,坦克指揮官坐在車頂艙口下方,而炮手位於炮膛左邊及裝載機右邊。炮塔比底盤中心線向左偏移了66.5毫米,而引擎則向右移動152.4毫米,以清除扭矩軸與轉動砲塔的電動馬達間的阻隔物,同時讓扭矩軸連接到駕駛員與無線電操作員之間的變速箱。由於非對稱佈局,坦克右側留有大量空位,這裡後來用於放置彈藥櫃。陸軍武器署後來要求懸掛系統使用新設計的扭力桿,以允許負重輪能垂直偏轉得更大,藉此提高越野性能及乘員的舒適性。但後來,由於對新型坦克有迫切需求,陸軍武器署放棄使用扭力桿,改以技術成熟的彈簧式懸掛。1935至36年,所有原型經過各種測試後,陸軍武器署最終選擇克虜伯公司的方案,並賦予編號「第622號試驗車」(Versuchskraftfahrzeug 622,簡稱「Vs.Kfz.622」),指定由其進行生產,1937年10月,克虜伯於馬德堡的工廠開始生產四號坦克。四號坦克即成為德國於戰前開發的最後一款坦克。

補充

德軍原預想四號戰車在戰爭中的作用不大,故列為武器生產順位較後者,這亦是戰爭初期四號戰車只由一個廠商負責生產的原因。1940年初期,只有約少量工人在克虜伯於馬德堡的工廠中工作,生產能力只達契約中約定的35%。1941年,F1型開始生產,此時沃瑪格尼伯龍根工廠亦加入參與生產。1942年,當三號坦克的升級潛力用盡後,德軍開始大規模生產四號戰車,其裝甲鋼板、底盤和炮塔主要由克虜伯的埃森廠房供應,引擎為邁巴赫製,變速箱則來自采埃孚,總造價剛好不超過10萬帝國馬克,若不計算武器、無線電等設備的情況下,每造一輛四號戰車需要下列原料:39,000公斤、116公斤橡膠、238公斤、63公斤、195公斤、66公斤及1.2公斤

參考文獻

  1. 突擊砲,mdc.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