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法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d/d6/%E5%9B%9B%E5%B7%9D%E5%A4%A7%E5%AD%A6%E6%B3%95%E5%AD%A6%E9%99%A2.jpeg)
四川大學法學院地處「天府之國」成都,位於成都市雙流區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內。學院最早成立於1906年,現擁有2個「985」工程建設平台和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在全國法律專業院校當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學科設置
四川大學法學院擁有2個「985」工程建設平台和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設有17個科研機構。根據教學科研的需要,設有法理、憲法與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7個教研室。本科專業為法學專業[1],具有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法學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以及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截止2016年12月,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7名,專任教師67名,教授22名,副高32名,具有博士學位人數52人。碩士生導師45名,博士生導師17名。在站博士後13人。現在法學院既有全國著名的刑事偵查學周應德教授等老專家,又有一批學術領軍人物如楊泉明教授、龍宗智教授、顧培東教授、左衛民教授、周偉教授、魏東教授、徐繼敏教授、里贊教授、楊遂全教授、楊翠柏教授、陳界融教授、唐磊教授、李平教授,還有一批青年骨幹教師,如萬毅教授、馬靜華教授、張斌教授。
人才培養
法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基礎與應用並重的辦學傳統,是四川省法學人才培養基地。本科以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和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複合型高級人才為目標。本科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處理法律事務的基本能力。本科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我國法制建設的趨勢;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在教學上,除教育部門規定的十四門法學核心課程外,學院還開設了三十餘門的選修課,從2001級開始,試行學分制,並充分利用四川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指導學生在全校範圍內選修課程[2],拓展學生的視野;聘請有豐富司法實踐經驗和精深法學專業知識的司法幹部為學院兼職教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組織和開展觀摩審判、模擬審判、法律諮詢、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等教學實踐活動。
現有在校法學博士研究生73名,碩士研究生839名,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300餘名,本科生846名,成教自考網絡教育學生1618名,總人數達3000多名。此外,還長期為司法機關的在職幹部進行再教育培訓。
在科研方面,訴訟法學科在全國進入1至2名,人權法研究位於國內前列。
國際交流
法學院重視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聖路易斯大學及日本、俄羅斯的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校際交流關係。每年有外國專家來院講學、訪問和接待外籍學生來院實習,並多次組織區域性學術會議和開展合作研究。曾先後派出教師到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進行考察、訪問、講學和留學。法學院教師加入中國法學會及各專業法學會、四川省法學會及各專業法學會,擔任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幹事等職的二十餘人,經常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和大型國際會議,提交一大批有創見的會議論文。在基礎建設方面法學院現有計算機檢索系統和法律法規光盤,擁有音像、指紋、分析和司法鑑定等先進設備,為本院的教學科研服務。
視頻
四川大學法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法學專業和法律專業的區別 ,搜狐,2017-07-21
- ↑ 大學選修課有哪些?大學選修課選什麼好? ,搜狐,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