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成都市,是一所以收藏生物科學文獻為特色,農業科技文獻為優勢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圖書館[1]。該館創建於1956年,現圖書館由3個分館(雅安校本部圖書館、成都校區圖書館、都江堰校區圖書館)組成,建築總面積44650平方米,文獻資源總量達625餘萬冊(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農業信息中心。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開拓服務領域和服務方法為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為目的,在抓好傳統圖書館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加強制度建設。力爭把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建設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農業文獻信息中心,更好地為學校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文獻資源保障,並服務於社會。

基本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56年,歷經4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圖書館,由3個分館(雅安校本部圖書館、成都校區圖書館、都江堰校區圖書館)組成,建築面積38300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農業信息中心。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借閱一部、借閱二部、信息技術部、第一校區圖書館及分校圖書館。

圖書館在文獻購置方面緊密結合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的需要,現已成為以農業科學為主,兼顧理、工、醫藥衛生、社會科學的綜合性藏書體系。文獻總量為205萬餘冊(含電子文獻),其中印刷型圖書128.3萬餘冊、電子文獻76.7萬餘種,中文全文電子期刊8000餘種、外文全文電子期刊[2]8000餘種。

學校簡介

1、概要

四川農業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906年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是四川第一所農業學府,1931年成為四川省立農學院,1935年併入國立四川大學成為川大農學院,1956年川大農學院遷雅安獨立建校為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金秋十月,四川農業大學迎來了百年華誕。

百餘年來,川農大始終以「興中華之農事」為己任,鑄就了「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礎、強實踐、求創新」的優良辦學傳統,凝鍊出「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的校訓,孕育出「純樸勤奮、孜孜以求」的校風,培養出畢業生「勤奮樸實、勇於開拓」的品質。學校教學、科研、國外引智、畢業生就業、學生社會實踐、體育衛生和黨的建設等工作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先進。迄今,學校已培養各級各類畢業生10餘萬人,他們已成為國家建設發展的骨幹力量。2005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校分為三個校區,分別是位於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區、位於成都溫江的成都校區和位於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區,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圖書200餘萬冊。

2、專業學科

四川農業大學是一所特色優勢鮮明,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分為三個校區,分別是位於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區、位於成都溫江的成都校區和位於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區,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圖書200餘萬冊。學校現設18個學院、8個研究所和多個研究中心。有74個本科專業,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含自設15個),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含自設15個),6個專業學位授予類別,4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4個部省重點學科,7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15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中心,3個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紀創新團隊。

3、師資成績

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4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人。專任教師16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520餘人,碩士、博士導師約500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傑出高級專家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7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7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9人。教學研究成績顯着,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2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4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年度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年度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科學研究成果突出,改革開放以來,共取得了500多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約400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70%左右的獲獎成果得以推廣轉化,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700多億元,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學校與國外20多個國家的30餘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

4、領導關懷

江澤民同志1991年和2002年兩次到校視察,對學校在新的形勢下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讚賞。2001年李嵐清同志視察學校,高度評價「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充分肯定了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2002年和2007年溫家寶同志先後兩次批示:「『川農大精神』應該總結、宣傳和發揚。」「川農大的工作很有成績,辦學經驗值得重視」。現四川農大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推進「211工程」三期建設,為建設高水平大學和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不懈奮鬥!

三大校區

學校分為三個校區,分別是位於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區、位於成都溫江的成都校區和位於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區,占地總面積約4500畝。

校本部校區

雅安的校本部校區與雅安市區共生,占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三分之一個雅安市區。學校大部分本科專業和研究生專業都在雅安校本部進行教學工作。

成都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占地面積850餘畝。其前身是1988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從雅安遷到溫江。2005年,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造西南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農業科技創新高端平台,學校決定以水稻研究所為基礎,集中學校最具優勢的學科,將位於都江堰市的小麥研究所、位於雅安校本部的玉米研究所、動物營養研究所、園林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遷至溫江,建立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科學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根據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批覆的災後重建規劃,學校將都江堰分校災後重建項目納入溫江實施異地重建。2010年7月,學校撤銷成都科學研究院,成立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區正式啟用。

目前,成都校區有4個學院、8個研究所和1個研究中心,即農學院、資源環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風景園林學院、水稻研究所、小麥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動物營養研究所、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預防獸醫研究所、生態林業研究所、果蔬研究所和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600餘人。現有教職工58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60人。校區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高級專家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人。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本科專業33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作物學、畜牧學、獸醫、林學),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部省重點實驗室10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距成都校區25分鐘車程的崇州市榿泉鎮,一個占地2300餘畝的現代農業研發基地正在建設之中。

沐古風、創新業,古蜀新夢信可尋。從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在川西誕生的那天起,學校就被賦予「興中華之農事」之重任。一百多年後,歷史的再次選擇,讓學校重新回到這片「江水至此始暖」的沃土續寫新的篇章。作為學校「一校三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校區將着力打造科技創新的高端研究平台,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和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為創建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都江堰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是四川農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被譽為「花園式學校」。

目前,校區占地面積1661餘畝,校園占地341餘畝,教職工276人,專兼職教師170人,在校生5098人,研究生36人,現設城鄉建設學院、旅遊學院和商學院3個教學單位,9個黨群行政管理部門和1個後勤服務公司和多個培訓機構。校區現有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2個重點本科專業,12個普通本科專業;8個職教師範本科專業,5個普通專科專業;教授、副教授55人,講師101人,博導、碩導12人。博士20人,碩士42人。師資隊伍中有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高級專家3人,國家優秀教師1人、師德標兵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

校區教學科研成果豐碩,2001年以來校區教學科研人員參編專着22部,發表論文274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150篇,被SCI、EI、ISTP收錄17篇。校區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加強科研和科技服務工作,承擔了國家級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43項,科研經費287萬餘元。同時積極投身地方經濟建設,開展校地合作項目114個,合作經費1435萬元。

2008年5月19日下午,省委書記劉奇葆,時任省委常委、中共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到都江堰市最大的災民安置點——都江堰校區,慰問看望校區師生和受災群眾。

200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校區視察地震災情,指導抗震救援工作,並慰問受災群眾。

校區災後重建三年多以來,完成了6棟176套教職工住房,1棟學生普通公寓、1棟學生食堂、1棟綜合大樓的重建,辦學條件明顯超越了震前水平。校區將繼承和發揚抗震救災精神和川農大精神,不斷推進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學建設,努力為現代農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視頻

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不愧是農業大學!四川一高校在圖書館門口種水稻
超感動!四川農業大學110周年校慶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