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會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會市博物館廣東省四會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直屬的集四會市文物保護、收藏、展示和研究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建築面積3650平方米,主要分為展示區、庫房區、辦公區三大部分。現有文物藏品一千多件(套)。珍貴文物121件(套),其中國家二級文物2件(套),三級文物119件(套),2012年,四會市博物館[1]新館建成;常設展覽有《四方來會——四會歷史文化陳列》及《光榮一生 革命一生——彭澤民生平陳列展覽》

博物館簡介

四會市博物館常設展覽《四方來會——四會歷史文化陳列》分為「四方來會」、「嶺南古邑」、「人文薈萃」三大部分,通過實物、場景、圖片、多媒體等方式展示了四會兩千兩百多年以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積澱,其中地下森林、史前至民國的歷史精品文物、禪宗六祖文化以及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貞仙誕文化、鄧村古法造紙術、四會民歌、四會玉器文化等文化展示,成為四會市博物館最大的亮點和重點。

開館以來,四會博物館舉辦了多個臨時展覽,包括:《四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四會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永恆記憶 精神家園》、《世界環境保護》、《世界瀕臨動物》、《南越王年夜飯》、《南越國遺蹟》和《南越王博物館藏枕圖片展》,深受參觀者的歡迎和好評。

展廳介紹

一層:常設展廳《四方來會——四會歷史文化陳列》

該展覽分為「四方來會」、「嶺南古邑」、「人文薈萃」三部分,通過實物、場景、圖片、多媒體等方式展示四會歷史文化的重點和亮點,其中包括地下森林、史前至民國的文物,六祖文化、貞仙誕、古法造紙[2]、四會民歌、玉器文化等。

一層:常設展廳《彭澤民生平陳列》

該展覽分為「革命元勛 華僑領袖」、「中共摯友 鞠躬盡瘁」、「弘揚中醫 ?情系故里」、「無盡追思 ?永恆紀念」四部分,精選了三百餘件彭老的遺物、證件、照片、書信、題字、報告、講話稿以及相關報刊雜誌等,展示彭澤民光榮一生、革命一生,旨在緬懷革命先驅,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

二層:常設展廳《古邑藏珍》

該展覽分為「陶瓷」、「雜項」、「錢幣」三部分,精選了館藏文物百餘件(套)陳列展覽。

二層:流動展廳

該展覽舉辦各種臨時展覽,先後舉辦《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枕》、《塑造魯訊》、《抗戰在廣東》、《廣東先生》、《廣東狀元》、《廣東省廉政教育》、《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牽星過洋》、《趙佗——嶺南開發第一人》等圖片展。

四層:常設展廳《造化·心源——譚勇藝術館》

該展覽分為「繪盡滄桑——抗戰時期譚勇的人物畫」、「點染時代——新中國成立初期譚勇的人物畫」、「水墨江山——譚勇的山水畫」、「鳥語花香——譚勇的花鳥畫」四個單元展示出譚勇先生不同時期的各類作品

四會市簡介

四會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為平原與山區結合部,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圈。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毗鄰,因「四水會流」而得名。

名勝古蹟有貞山風景區和奇石河風景區,有「一仙」(貞仙)、「兩佛」(阮公佛、梁公佛)、「三台」(石潭台、白霧台、化師台)、「四塔」(荷賴塔、法成塔、塔崗塔、對崗塔),有紀念六祖南來所興建的六祖寺。鄧村中國民間古法造紙第一村、「品柑賞玉」等特色旅遊資源已融入肇慶千里旅遊走廊。

視頻

四會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四會市市長李偉忠到文寶齋翡翠博物館參觀調研
文寶齋翡翠博物館以人文光彩迎接四會市玉器文化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