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原圖鏈接來自 福音時報 的圖片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景教傳教士伊斯出資、景淨撰述、呂秀岩書刻,於唐建中二年(781年)在長安大秦寺落成,唐後期被埋入地下,明天啟年間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出土,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景教教義、禮儀,以及唐代前中期來自大秦國的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傳教士在華傳播景教的重要史實,碑身正面碑文一千八百餘字,除漢字外,首末兩行刻有古敘利亞文;碑腳及左右碑側另有古敘利亞文雜以漢文,合共刻七十多位景教僧名字及職稱。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馳名中外的楷書碑石,保存完好,字跡清晰,書法秀麗,史料價值極高,是研究景教歷史及其在中國唐代傳播的情況以及中國古代與敘利亞伊朗等地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世界考古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1],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文物歷史

唐貞觀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羅本來至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遇,准其傳教,並為其建寺;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立之時,景教已在中國活動了近150年。

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星期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長安大秦寺落成。

唐會昌五年(84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立六十餘年後,武宗滅佛,殃及景教,此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

明天啟三年(1623年,一說天啟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沉睡地下近八百年後,方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偶然出土,出土後就近移入金勝寺(唐代稱崇聖寺)。當時耶穌會士極重視此一發現,並將碑文譯成了多種外國文字。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置金勝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回亂,正殿及碑亭毀於戰火,而碑石倖存,其後暴露曠野多年。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丹麥記者何樂模(Frits V. Holm)密謀盜碑,賄寺中老僧雇石匠,以同樣石料同樣尺寸重新刻制一碑,圖以複製碑偷龍轉鳳,換出原碑暗中運往倫敦。安排搬運之際,消息走漏,政府及時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後只允許其運走兩噸重之複製碑(複製碑其後輾轉運往紐約,最後為教徒購贈梵蒂岡)。陝西巡撫曹鴻勛隨即將原碑移置西安城內碑林護藏,以絕其覬覦。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幾度遭逢劫難,幸保無損,彌足珍視,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文物特徵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中為碑身,上有盤龍浮雕之碑額,下有龜座。碑質為黑色石灰岩,頂呈半圓狀,上部較尖。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高279厘米、寬99厘米,除刻有1780個漢字碑文外,在碑文下方和左右碑側,還刻有許多敘利亞文[2]。碑頭飛雲和蓮台烘托着一個十字架,包圍着十字架的是一種無角之龍,這是中國古代器物上常見的裝飾,名為「螭」,左右配上了盛開的百合花,碑名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視頻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相關視頻

第15集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時間之門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