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曠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曠野》是艾青1940年1月3日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 作品名稱 曠野
  • 外文名 wilderness
  • 作 者 艾青
  • 創作年代 1940年
  • 文學體裁 現代詩

作品原文

薄霧在迷濛着曠野啊……
看不見遠方——
看不見往日在晴空下的
天邊的松林,
和在松林後面的
迎着陽光發閃的白堊岩了;
前面只隱現着
一條漸漸模糊的
灰黃而曲折的道路,
和道路兩旁的
烏暗而枯乾的田畝……
田畝已荒蕪了——
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塊,
與枯死的野草,
與雜在野草里的
腐爛了的禾根;
在廣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到處是一片土黃,暗赭,
與焦茶的顏色的混合啊……
——只有幾畦蘿蔔,菜蔬
以披着白霜的
稀疏的綠色,
點綴着
這平凡,單調,簡陋
與卑微的田野。
那些池沼毗連着,
為了久旱
積水快要枯涸了;
不透明的白光里
彎曲着幾條淡褐色的
不整齊的堤岸;
往日翠茂的
水草和荷葉
早已沉澱在水底了,
留下的一些
枯萎而彎曲的枝杆,
呆然站立在
從池面徐緩地升起的水蒸氣里……
山坡橫陳在前面,
路轉上了山坡,
並且隨着它的起伏
而向下面的疏林隱沒……
山坡下,
灰黃的道路的兩旁,
只是一些散亂的墓堆,
和快要被湮埋了的
黑色的石碑啊。
一切都這樣地
靜止,寒冷,而顯得寂寞……
灰黃而曲折的道路啊!
人們走着,走着,
向着不同的方向,
卻好像永遠被同一的影子引導着,
結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在無止的勞困與饑寒的前面
等待着的是災難,疾病與死亡——
彷徨在曠野上的人們
誰曾有過快活呢?
然而
冬天的曠野
是我所親切的——
在冷徹肌骨的寒霜上
我走過那些不平的田塍,
荒蕪的池沼的邊岸,
和褐色陰暗的山坡,
步伐是如此沉重,直至感到困厄
——像一頭耕完了土地
帶着倦怠歸去的老牛一樣……
而霧啊——
灰白而混濁,
茫然而莫測,
它在我的前面
以一根比一根更暗淡的
電杆與電線,
向我展開了
無限的廣闊與深邃……
你悲哀而曠達,
辛苦而又貧困的曠野啊……
沒有什麼聲音,
只在那邊
看不清的灌木叢里
傳出了一片
畏懾於嚴寒的
抖索着毛羽的
鳥雀的聒噪……
在那蘆蒿和荊棘所編的籬圍里
幾間小屋擠聚着——
它們都一樣地
以牆邊柴木的凌亂,
與竹竿上垂掛的襤褸,
嘆息着
徒然而無終止的勤勞;
又以凝霜的樹皮蓋的屋背上
無力地混合在霧裡的炊煙,
描畫了
不可逃避的貧窮;
人們在那些小屋裡
過的是怎樣慘澹的日子啊……
生活的陰影覆蓋着他們……
那裡好像永遠沒有白日似的,
他們和家畜呼吸在一起,
——他們的床榻也像畜棚啊;
而那些破爛的被絮,
就像一堆泥土一樣的
灰暗而又堅硬啊……
而寒冷與飢餓,
愚蠢與迷信啊,
就在那些小屋裡
強硬地盤據着……
農人從霧裡
挑起篾籮走來,
篾籮里只有幾束蔥和蒜;
他的氈帽已破爛不堪了,
他的臉像他的衣服一樣污穢,
他的凍裂了皮膚的手
插在腰束里,
他的赤着的腳
踏着凝霜的道路,
他無聲地
帶着扁擔所發出的微響,
慢慢地
在蒙着霧的前面消失……
曠野啊——
你將永遠憂慮而容忍
不平而又緘默麼?
薄霧在迷濛着曠野啊……

作品鑑賞

詩人以他那細緻而準確的筆觸,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幅生動的、然而是淒蒼的圖畫。詩人寫到了曠野上的山坡、小路、池沼、小屋、田疇、農人,也寫到了曠野上的霧、墓堆和石碑……詩人這樣精細地描繪曠野上的景色,是要告訴人們什麼呢?看完了全詩,仔細想一想,就會領悟到詩人那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

看看我們的曠野吧,這曠野本來是廣袤的、富饒的、美麗的。我們的農民們,一代又一代在這片曠野上耕耘生息。農民們愛這片土地,他們的根深深地扎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流血流汗。他們總是希望着,以自己勤勞、聰慧,以自己的血汗,能使這片土地富裕起來,昌盛起來,使它更加遼闊,更加瑰麗……然而,進入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裡依然是這樣荒涼,這樣貧窮,這樣愚味。人們看到這裡,自然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是為什麼呢?看看我們的生存環境吧!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他們除了享樂,除了對這片曠野進行奴役,除了對農民的殘酷剝削之外,他們又能做什麼呢?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了中國,雪上加霜,又給這貧窮的土地加上了新的重壓,這片曠野,這些曠野上的一草一木,這些農人們,又怎能承受得起這樣的重壓呢? 人們讀到這裡,自然又會進一步想到:難道這曠野就這樣忍受下去麼?不能忍受下去,又該怎麼辦呢?正像詩的最後,詩人那嚴峻的發問:「曠野啊——/你將永遠憂慮而容忍,/不平而又緘默麼?」

想到這裡,詩人那深層的意圖明顯地露出了:曠野的這種凋蔽景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要改變這種面貌,就必須起來鬥爭,與侵略者鬥爭,與腐敗的統治者鬥爭,非如此沒有其他出路。

這首詩的積極意義燃燒着人們的心!而詩人內心世界的這複雜的活動,在詩中並沒有直白地道出,而只是通過對曠野上景物的描寫,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這首詩的高明之處,也就是說它的藝術特色,正在這裡了。

我們看,詩人的描繪多麼深切入微:「人們在那些小屋裡/過的是怎樣慘澹的日子啊……/生活的陰影覆蓋着他們……/那裡好像永遠沒有白日似的,/他們和家畜呼吸在一起,/——他們的床榻也像畜棚啊,而那些破爛的被絮,/就像一堆泥土一樣的/灰暗而又堅硬啊……」

我們再看:「農人從霧裡/挑着篾籮走來,/篾籮里只有幾束蔥和蒜;/他的氈帽已破爛不堪了,/他的臉像他的衣服一樣污穢,/他的凍裂了皮膚的手/插在腰束里,/他的赤着的腳/踏着凝霜的道路,/他無聲地/帶着扁擔所發出的微響,/慢慢地/在蒙着霧的前面消失……」這深切入微的描繪,使讀者去感受去思索。這幾乎是中國傳統的白描手法,不加任何修飾地讓人看到真實面目,從而使讀者感受到這種畫面的嚴峻性。

其實,詩人自己的感情也滲透於這白描的景色之中了。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到詩人內心的焦慮和不平!一般來講,詩中都是有「我」存在的。這「我」有時直接出現,有時不直接出現。不管如何,「我」的感覺,「我」的思索在詩中是無所不在的。道理很簡單,詩是由詩人寫的,詩人的思緒、感情就不可能不在詩中流露出來。

艾青的詩《我愛這土地》,「我」就是直接出來說話的,而且像大特寫似的把「我」推到讀者面前。而這首詩《曠野》,詩中並沒有出現「我」,完全是直接寫實的描繪。但是,「我」是不是就於詩中沒有存在呢?不是。「我」的目光,「我」的情感,「我」的思索,都深切地含在其中了。

艾青說:「每首詩都由自己去寫——就是通過自己的心去寫。」他明確主張,詩人寫詩,必須把詩人自己擺進去,溶進去。詩中沒有詩人自己,那是不可想象的。詩人要把自己擺進去、溶進去,就必須忠於時代,忠於生活,忠於自己的真切感受。 [1]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年),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