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鏡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咸鏡道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東北部,道名由咸州和鏡城的首字構成。道府位於咸興。元末,高麗北侵占據咸鏡道。清朝時期,清廷與朝鮮劃界,以設立界碑的形式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在圖們江以南最後的拓疆行動,如今的咸鏡道正式形成。[1]
歷史沿革
始於1413年,稱永吉道 (영길도)。1416年,稱咸吉道 (함길도)1470年改稱永安道 (영안도),1509年改稱現名。道名由咸興和鏡城合成。朝鮮大臣韓亨允曾對朝鮮中宗說:「咸鏡道本非我地,而於前朝避役之民,皆歸其地矣。至我世宗朝,始設六鎮,而野人願托以生焉。」
元末,高麗王朝趁機大肆北拓疆土,尤其是東北面,不僅攻占了元之雙城總管府,還趁勢一路北進,「收復和、登、定、長、預、預、高、文、宜州及宣德、元興、寧仁、耀德、靜邊等鎮;咸州(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以北,自高中戍午沉於元,今皆復之」。而事實上,根據相關史料記載,高麗王朝實際所占之疆域不僅包括以上咸州等地在內的咸鏡南道地區,連同咸鏡北道的部分地域亦被其囊括,即約在高麗王五年(1356)左右,其北進已達今朝鮮咸鏡北道的鏡城一帶。
即位不久後,作為太祖王的李成桂在繼承高麗「衣缽」的基礎上,便繼續積極發揚前代北進拓疆的政策。他一面派人招撫朝鮮東北部原住民女真人,一面「遣東北面都安撫李之蘭,城甲州、孔州」。甲州(今朝鮮甲山)在長白山以南赴戰領以北、今朝鮮兩江道中部地帶,而孔州(今朝鮮先鋒郡元汀里)在圖們江下游西岸、臨近出海口的地方。由此可見,在朝鮮建國初期的14世紀末。通過在新開拓地上築造城邑,其已將疆域進一步拓展至圖們江下游出海口直至長白山稍南的地帶。
早在明朝國力最強盛的永樂年間,女真人王可仁上奏稱:「咸州(今朝鮮咸興)迤北,古為遼、金之地。」
明成祖認可這一判斷,降敕朝鮮,索要這一帶的「十處人民」(主要為女真人)。
朝鮮的處理方法很高明,派出藝文館提學金瞻出使明朝,以大儒的身份,在遼、金史書中摳字眼,向明朝禮部提出,《遼史》、《金史》的《地理志》里都沒有記載這十處地名,可見根本不是遼金領土。
明成祖的表態是:「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到了1712年長白山勘界時,已做好充分準備的朝鮮王朝便適時拿出了這些「證據」,並以之前對明朝索土詭辯的方式對清勘界使的質疑予以搪塞,最終在清使未能引起重視的契機下,其以設立定界碑的形式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在圖們江以南最後的拓疆行動,由此盡得包括長白山南麓地區在內的江源以南之地
地理
1895年,朝鮮行二十三府制。本道被分為三府,即南部的咸興府、西北部的甲山府(갑산부)和東北部的鏡城府。翌年即廢,咸興府改制為咸鏡南道,甲山、鏡城兩府合併為咸鏡北道。兩道皆為北朝鮮所轄。
本道傳統上分為關南關北兩部分。東為日本海,西為平安道,南為平安道,北為中國(後來還有俄羅斯)。
視頻
咸鏡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明是朝鮮王朝龍興之地,為何咸鏡道卻被官方歧視400多年?,網易,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