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漢存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漢存國》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原文

周之初,諸侯千八百國,至王赧之亡,所存者才八國耳,七戰國與衛也。然趙、韓、魏分晉而立,齊田氏代姜而興,其有土各不及二百年,俱非舊邦。秦始皇乃呂氏子,楚幽王乃黃氏子,所謂嬴、羋之先,當不歆非類。然則惟燕、衛二姬姓存。而衛至胡亥世乃絕,若以為召公、康叔之德,則周公豈不及乎!

漢列侯八百餘人,及光武而存者,平陽、建平、富平三侯耳。建平以先降梁王,永奪國。平陽為曹參之後,富平為張安世之後。參猶有創業之功,若安世則湯子也,史稱其推賢楊善,固宜有後,然輕重其心,殺人亦多矣,獨無餘殃乎!漢侯之在王莽朝,皆不奪國,光武乃但許宗室復故,余皆除之,雖酇侯亦不紹封,不知曹、張兩侯,何以能獨全也?

譯文

周朝初年,諸候國有一千八百個,到周報王時周朝滅亡,所留存的諸侯國只有八個了,也就是戰國七雄和衛國了。然而趙國、韓國、魏國分裂晉國而各立政權,齊國田氏取代姜氏而興起,他們擁有國土不到二百年,都不是舊有的封國。秦始皇是呂氏的兒子,楚幽王是黃氏的兒子,所謂威氏、舉氏的祖先,應該不會享受不同支系的人的祭祀。這樣的話,那麼只有燕國、衛國兩個姬姓國留存下來,可是衛國到秦二世胡亥時就絕了,如果認為是召公、康叔之德的作用,那麼周公難道還不如嗎?

漢朝封侯有八百多人,到漢光武時還留存的,只有平陽、建平、富平三個侯了。建平侯因為先投降了梁王,被永遠剝奪封國。平陽侯是曹參的後代,富平侯是張世安的後代,曹參還有創建漢朝基業的功勞;而張安世是張湯的兒子,史書稱他能夠推薦賢良褒揚善行,當然應該有後代,但他好用心計,殺人也太多了,偏偏沒有留下災殃嗎!漢代的侯在王莽時都不剝奪封國,漢光武時才只許皇族恢復原來的侯爵,其餘的都廢除掉.就是酇侯(蕭何的後代)也不再封了,不知曹、張兩姓的侯爵為什麼能夠保全!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周漢存國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