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向着樂園前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向着樂園前進》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孩子劇團的小朋友們和我相識已經快滿四年了。

他們這個可愛的小小的團體是「八·一三」以後在上海組織的,那時他們之中,大的不過十六、七歲,小的僅僅七、八歲。他們以那樣小小的年紀,卻有這樣值得佩服的組織力,怎麼也表示着我們中國的偉大的將來。

在上海未成孤島之前,他們在那兒做了不少有益於抗戰的工作,尤其對於難民盡了他們的慰勞、宣傳,甚至教育的責任。我和他們,就是在租界的一個難民收容所里,第一次見面的。

在上海成了孤島以後,我是由海路經過香港、廣州、長沙,而到達武漢。在武漢又和他們第二次相見了,那是二十七年的正月。他們都是採取陸路,經過鎮江、徐州、新鄭,而到達武漢的。他們那沿途的經歷,時而化整為零,時而集零為整,已經是一部很有趣的小說。

到了武漢以後,他們和我的聯繫便更加密切了。不久我參加了政治部門的工作,便把他們收編到了政治部來,這一群小朋友於是乎便成了我的朝夕相處的共事者。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我是知道得比較詳細的,他們的存在對於我是莫大的安慰,而同時是莫大的鼓勵。

由武漢而長沙而桂林而重慶,他們沿途都留下了不能磨滅的工作成績。在工作的努力上,在自我教育的有條理上,委實說,有好些地方實在是足以使我們大人們慚愧。政治部有他們這一群小朋友的加入,實在是增加了不少光彩。到了重慶後,他們分頭向各地工作,幾乎把大後方的各個省份都踏遍了。

這一次他們在重慶開始第一次的大規模的公演,而所演的《樂園進行曲》,事實上就是以他們為粉本而寫出來的戲劇。現在都由他們自己把他們的生活搬上了舞台,真正是所謂「現身說法」。我相信是一定可以收到莫大的成功的。

隨着抗戰的進展,他們的年齡長大了,團體也長大了。在桂林和長沙兒童劇團合併之後,各處都有小朋友參加,他們真真是做到了「精誠團結」的模範。其中有好些團員,嚴格地說恐怕已經不能算是「孩子」了吧。而我卻希望他們永遠保持着這個「孩子」的英名。

在精神上永遠做孩子吧。永遠保持敏感和伸縮自在的可塑性吧。

「孩子是天國中最大者」,有人曾經這樣說過。

我是堅決地相信着,就要由這些小朋友們——永遠的孩子,把我們中國造成地上樂園。

卅年三月廿三日夜[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