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鐵推拉式自強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鐵推拉式自強號,俗稱PP自強號列車,是台灣鐵路管理局(台鐵)運營的一種動力集中式列車(英語:Push–pull train,縮寫:PP),為台鐵運營列車中自強號等級的車種。

推拉式自強號由韓國現代精工(與現在的現代Rotem同屬現代集團)中標生產,但實際上現代精工只負責無動力中部車廂部分;最重要的驅動車頭則是經現代精工轉標,由南非聯邦鐵路客貨車公司(UCW)中標生產。

驅動車頭加上專用客車廂一共445輛的龐大採購案,是台鐵當時最大宗的一批列車購入項目,直到2019年EMU3000型引進才被打破。2014年開始,台鐵曾規劃針對動力集中式列車服務設備及E1000型驅動車頭[1]進行期中更新升級,目前服務設備已陸續更新,但驅動車頭部分因招標過程不順利而停止計劃。目前待未來採購具備動力集中式運行之新型電力機車引進後,將陸續汰換目前已屆最低使用年限之E1000型驅動車頭。

運營概況

台鐵推拉式自強號乃台灣第一款動力集中式列車,於1996年4月首次引進台灣[2],完整編組E1000+PPx+E1000,剛到台灣時引起許多鐵道迷的注意,因為它是台灣第一款流線型設計的列車,與目前的高鐵外型相似,而與當時的台鐵電力動車組外型有極大的不同。經過幾個月的密集試車後,終於在1996年中秋節假期投入運營,取代1019次自強號使用的EMU100型,開始跑台北高雄直達車,回程為1020次。

為了打響列車的知名度,上路後出版的旅客列車時刻手冊(時刻表)多次使用該車型為時刻表的封面,因此引起大眾的注目。

機車與車廂陸續引進後,台鐵把多班自強號改由動力集中式列車行駛。而且在自強號大量增發的需求下,有少數停站較少的莒光號列車也被改成動力集中式列車行駛。不過初期因為車況還不是很熟悉,莒光改自強的班次排點不甚緊,表定行車時間太長,為人詬病。1998年3月24日的改點中,自強號班次大量增加並進行車次重編,動力集中式列車遂成為自強號的主力車種。目前自強號的主要車種為動力集中式列車、少數行駛在南迴線、北迴線及東部幹線的台鐵內燃動車組。

宜蘭線電化完工後,動力集中式列車於2000年5月3日首次行駛到羅東,取代了部分台鐵內燃動車組自強號班次。在該次改點裡,時刻表首次出現「PP速」,它能在線路良好的情況下發揮最大效益。台鐵挑選了四班自強號以最高時速130公里運行,再度將北高行車時間壓縮在四個小時以內。不過因影響列車運行的因素太多,如施工區間及列車密度高造成鎖閉性誤點,也導致時刻壓縮後無法準點行駛,後來再度將時刻放寬,但PP速仍然維持以提供較佳的趕點能力。。

2003年7月4日北迴線電化工程全線完工,電化列車首度行駛至花蓮,因此動力集中式列車的行駛範圍逐漸擴大,目前北從基隆,南到枋寮(2019年12月20日起),東到知本都有它的蹤跡。而舊型的台鐵自強號電力動車組因車況不甚穩定,可用列車數量少,有時會直接使用動力集中式列車代跑該班次列車。

目前動力集中式列車最多可以組成32組列車(64輛E1000機車每2輛為1組),而台鐵排定的最大出車量為29組(連續假日運量高峰期),另外3組有2組為檢修保養編組,另1組則固定停放於彰化車站作為備用緊急救援編組。

2011年6月10日、20日、30日,配合《火車環島接力─百年車站巡禮》活動擔任郵輪式列車(動態行駛,區間為基隆新竹)。

2013年12月19日晚間182次自強號(機車編號E1047、1048)抵達花蓮站後,為配合台東線電氣化試運行,動力集中式列車首度行駛至壽豐,為本款車首度駛入台東線的記錄;2014年4月16日8794次試運行(機車編號E1060、1063)於上午10點23分準點抵達台東站,為本款車首度跑完整條台東線的記錄,並且也在中途跑出時速130的速度,為台東線鐵路87年來史上的創舉。

2017年,40PPD2518(2015二水鐵路道口事故車廂)已進入大肚仕佳車輛工廠作為無階化改造示範車,評估後考量車輛受損嚴重故不予改造。

2017年6月27日,首輛PPD改造親子車廂(PPP2503)發表,從7月30日,至隔年2月25日止,逢周日附掛在特定車次(418-443次)。

2018年3月3日,因改造親子車廂受到歡迎,指定運行班次增加為東西幹線各一組(123-150次 七堵-屏東、410-439次 樹林-台東),並改為每日固定行駛。

2018年7月27日,平日親子車廂運行班次由每日4列次增加至10列次,周日由原4列次增至11列次。

視頻

台鐵推拉式自強號 相關視頻

鐵路隨拍:台鐵146次E1000型PP推拉式自強號乘坐記錄
高雄車站推拉式自強號2A出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