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旱蓮

:     被子植物門

:     山龍眼目

:    木蘭科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分布區域:  陝西漢中市

古旱蓮木蘭科,屬於玉蘭花的變種。又名「應春樹、旱蓮」,因其珍奇、獨特、秀麗及年代久遠被漢中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花」。它是生長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武侯祠內的一株世界珍稀木本花卉。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株古旱蓮。旱蓮先開花後發芽,花朵嬌艷,盛開時花滿枝頭,每朵12個花瓣,花蕊略粉,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葉同蓮葉,形色似藕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

目錄

傳說

武侯祠內的旱蓮是為紀念諸葛亮而栽。有人把她比做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聰慧無比,卻苦於容顏醜陋,故化作旱蓮,年年嬌艷綻放,陪伴諸葛亮[1]

花期

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其樹先花後葉,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後枝葉繁茂,五月長出來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因此被稱為「女人花」。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古旱蓮花期為一月左右,因其開花時只有花而無葉,開出的花和水中的蓮花完全一樣,只是生長在旱地的樹上,故叫古旱蓮。



形態

高約4丈有餘,樹幹粗似面盆,每年開花,鮮花盛開之時,滿樹蓮花紅白相間,嬌艷多姿,臨風搖曳,別有一番景致。旱蓮開花時只有花而無葉,呈蝶狀、馥香氣,。

文化

漢中武侯祠內的旱蓮是人們為紀念中國古代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栽植的。1979年文物普查時,專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樹齡為400多年,相當於明代萬曆年間,這一測定和武侯祠墓誌記載相吻合,證明了這株旱蓮是後人為紀念諸葛亮所種。

武侯祠內的這株古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株古旱蓮,已有400多年樹齡,每年5月開始孕育花蕾,經過夏、秋、冬三個季節到次年三月八日左右開花,先花後葉,花期半月有餘,每逢三月花滿枝頭,初開時呈紅色,盛開時花朵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清麗而脫俗,呈現出白蓮帶雨潔的無暇,粉蓮盈盈欲滴,紅蓮映霞灼灼似火的美麗景象,與祠院內古樸的建築、柏樹和梅花、茶花等奇花異草交相映輝,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備受旅遊踏青者的稱頌。每年三月八日,漢中市還會為它舉辦專門的旱蓮文化節和祈福活動,吸引各方的遊人前來觀賞、遊玩,感受獨特的旱蓮祈福文化和諸葛亮文化。

漢中武侯祠內這棵古旱蓮,過去一直被人們視為"絕後"的珍貴奇花。當地科研部門經過多次實驗,終於培植出一批新苗,經過多年精心栽培現已長成,並移栽至天漢大道兩側,每年3月綻放,將旱蓮這一古老傳奇的花卉延續下來。人們把旱蓮花蕾的生長比作生命孕育的艱難過程,把開花季節比作生命誕生時的可愛。[2]

相關視頻

全球唯一一株古旱蓮如期盛開 被譽「植物熊貓」樹齡超400年

別樣美景 古旱蓮春日綻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