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今貓迷(梁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今貓迷》中國當代作家梁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今貓迷

「你是不會說話的人。」

有個叫李靖的愛貓人寫了一本講述貓家族故事的很特別的書,書名就叫「你是不會說話的人」,是人與貓和諧共處的真實記錄。與李靖女士一家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歷經五代的這個貓家族的成員,隨着歲月流逝,一隻只相繼離開了凡世,離開了那個溫暖的家。李靖女士用瑣屑深情的文字娓娓訴說,留下了它們的饑渴、它們的欲望和自由。也留下了作者深深的懷念之情。「擁抱所有的生命」——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李靖女士一個人的聲音,同時也是人類靈魂的呼喊。

是「不會說話的人」,它們與人共居一室,和諧相處,相親相愛,成為不能分離的一家子。類似這樣的有關寵物的故事有許多,它們美麗而憂傷,感人至深。李靖女士筆下的貓家族的故事,其實就是人與寵物關係的縮影。

說起來,人類飼養寵物的歷史非常漫長。史載,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開始養貓,是世界上最早馴養動物的國家。而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關於貓的記載。《詩經》涉及的100多種動物,其中就包含了貓。比如在《詩經》里說「有貓有虎」,這應該是「貓」在典籍文獻里的首次出現,名為「貓」是因為「鼠善害苗,而貓能捕之,去苗之害,顧字從苗」。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了貓對人類的好處。那時候的貓應該還是野貓,四野里有貓虎出沒,就不用擔心田鼠、野豬、等對莊稼的危害了,所以貓虎出沒是農業豐收的保障和象徵。

唐朝時,人們已經學會了養家貓。宮廷中就有「狸奴」,「狸奴」其實就是貓,分布在各大殿,專門負責抓老鼠的工作。按今天的說法,這些「狸奴」應該屬於公務員系列。李商隱詩中的「鴛鴦瓦上狸奴睡」,說的就是那時的情景。此外,貓還經常出現在《仕女圖》中,說明貓已經被廣泛飼養於宮廷,不僅用來捉老鼠,還成為貴婦的寵物,唐朝時獻給皇帝的貢品中就專門有貓這一項。

貓養熟了,這種柔軟嬌小的動物不僅得到貴婦們的喜歡,很多男人也同樣有這個愛好。明朝養貓成風。天啟皇帝就酷愛養貓,在紫禁城設立院落專門養貓,每天派專人伺候。而民間,著名的養貓人是「秦淮八艷」中的顧湄,她寵愛一隻叫「烏員」的貓,由於過度寵愛,整天飽吃飽飲,結果把這隻貓給撐死了。農耕時代的家庭寵物,更多的是用來幫助人類生活,如狗用來看家護院,擔任着保衛安全的職責,還可用來狩獵,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而貓則用來捕捉老鼠,防止作物和糧食被危害。對於那些達官貴人來說,養貓自然不是為了捉老鼠,而是用來玩賞作伴。寵物們和人類長相廝守,相互依存,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到了物質生活有極大改善的社會,人們對寵物的觀念也有了很大變化。從為了「看家」、「防盜」、「防害」,轉變為「富足」的一個指標,並朝着滿足人們情感需要的方向發展,寵物日漸成為人們「心靈的慰藉」。

寵物成為很多人的家庭成員之一,確實獲得了說不盡的寵愛。很多人把寵物看做自己的「孩子」,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愛心,同時也從寵物身上獲得了情感的回報。最終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無數的人喜歡飼養寵物,他們鍾情於寵物的行為,會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有錢和有閒,將刺激寵物消費市場越來越紅火。在我眼中,那些「不會說話的人」,它們的身影會越來越驕貴。李靖女士筆下的貓,也將觸動更多「小資」的柔腸。[1]

作者簡介

梁德榮,筆名劉念、劉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