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葉海棠

中文學名: 變葉海棠
學 名:Malus toringoides (Rehder) Hughes
別 稱:大白石棗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亞 科:蘋果亞科
屬:蘋果屬
種: 變葉海棠
命名者及年代:Hughes,1920

變葉海棠[1] (學名:Malus toringoides)為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為中國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甘肅、西藏、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叢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變葉海棠耐鹽、耐旱、耐熱、耐澇,抗腐爛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顯的多樣性差異。變葉海棠以兼性無融合生殖方式與隴東海棠和花葉海棠產生滲入雜交變異,又以無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產生變異的遺傳,經數千萬年的世代繁衍,不斷增加種 群的多樣性,促進物種的分化與進化。

變葉海棠為中國西部高海拔地區植被恢復優良鄉土樹種,屬薔薇科蘋果屬植物,其果實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葉片可制茶,是一種天然的綠色保健品

目錄

形態特徵

灌木至小喬木,高3—6米;小枝圓柱形,嫩時具長柔毛,以後脫落,老時紫褐色或 暗褐色,有稀疏褐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被柔毛,紫褐色。葉片形狀變異很 大,通常卵形至長橢圓形,長3—8厘米,寬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心 形,邊緣有圓鈍鋸齒或緊貼鋸齒,常具不規則3—5深裂,亦有不裂,上面有疏生柔毛, 下面沿中脈及側脈較密;葉柄長1—3厘米,具短柔毛;托葉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 具疏生柔毛。花3—6朵,近似傘形排列,花梗長1.8—2.5厘米,稍具長柔毛;苞片膜 質,線形,內面具柔毛,早落;花直徑約2—2.5厘米;萼筒鍾狀,外面有絨毛;萼片三角 披針形或狹三角形,先端漸尖,全緣,長3—4毫米,外面有白色絨毛,內面較密;花瓣』 卵形或長橢倒卵形,長8—11毫米,寬6--7毫米,基部有短爪,表面有疏生柔毛或無; 毛,白色;雄蕊約20,花絲長短不等;長約花瓣之三分之二;花柱3,稀4--5;基部聯 合,無毛,較雄蕊稍短。果實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直徑1—1.3厘米,黃色有紅暈,無石細胞;萼片脫落;果梗長,3--4厘米;無毛。花期4--5月,果期9月[2]

近種區別

變葉海棠花葉海棠形態頗為相似,並且分布地有重合,因而容易混淆,現將它們的區別簡單開列如下:

1、分布地不同:花葉海棠分布較為廣泛,從北邊的內蒙古,向南一直到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四川,都有野生分布;而變葉海棠分布較為狹窄,主要分布在甘肅東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南部

植株差異:變葉海棠3-6米,花葉海棠可達8米

3、葉片差異:

變葉海棠:顧名詞義,就是葉片變化差異很大,分裂深淺不定,有時不具裂片而呈長橢圓形,邊緣有圓鈍鋸齒,葉片下面無毛

花葉海棠:葉片深裂,葉片下面、花梗和萼筒都密被絨毛

4、花瓣差異:變葉海棠花瓣卵形或長橢倒卵形,白色,表面有疏生柔毛或無毛;花葉海棠花瓣卵形,白色。

5、果實差異:變葉海棠果實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黃色有紅暈;花葉海棠果實較小,近球形,紅色,萼片脫落,萼窪下陷[3]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甘肅東南部、四川西部(爐霍、道孚、康定、馬爾康、小金、黑水、理縣、茂汶和雅江等)和西藏東南部(康定、爐霍、道孚、雅江、甘孜、新龍、白玉、理塘、巴塘和色達等)。

生長於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叢林中。適生範圍廣、抗逆性強。既耐澇又耐旱、耐寒、耐鹽鹼,對土壤要求不嚴。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當變葉海棠果變為暗紅色時,即為成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可採集。將採集的果實經霜凍後,手工搓出種實,用水漂去雜質、秕粒,選出飽滿種子,然後進行風選,選出純淨優質種子。當種子去掉雜物,晾曬3-5天,達到種子貯藏的各項技術要求後,進行裝袋倉貯干藏。

種子處理:播種前1周,採取催芽處理,先用溫水(水溫40-60℃)浸種,浸潤種皮,待種子膨脹時把已膨脹的種子分出,並置於18-25℃的室內加以覆蓋,每天用溫水(30℃左右)沖洗1-2次,當裂嘴和發芽的種子總數達到20%-30%時進行播種。播種前,將種子用0.1%的高錳酸鉀浸泡3-4小時,消毒殺菌。

播種方法4月中旬播種,淨種播種量為20-25千克/畝。採用人工撒播,每平方米1500粒左右,做到均勻分布,然後用腐質土覆蓋1.5-2厘米,再用農用薄膜進行保溫保濕覆蓋,也可覆蓋乾草。

栽培技術

選地:變葉海棠對土壤要求主要為中性沙壤。最好選擇土層較深厚、濕潤且通透性較好的沙壤土。可選擇海拔2800-3500米、坡度10-45°、水熱條件相對較好的河谷兩岸地帶。

栽植:造林株行距2米×3米,密度1650株/公頃。採用穴狀整地,規格為40厘米×40厘米×50厘米,頭年冬季前整地,並灌水1次。造林季節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栽植方式採用人工單植,栽植至根上部3厘米處,覆土、壓實,做到苗正、根伸,當主根過長時可去掉部分主根,灌足定根水。為防止病蟲害的危害,應以混交造林為主。可以選擇混交的樹種有康定楊、川西雲杉等。混交時康定楊主要栽植在離公路河流較近、水熱條件較好、坡度較小的山坡下沿地段,進行帶狀混交,變葉海棠在山坡中上部。

管護:建立警示標誌,注意防火;圍欄保護,專人管護;定期調查,觀察長勢和病蟲害危害情況,並制定相應的措施;每年春秋季節各澆灌水1次;翌年5-6月每穴施100克磷肥或複合肥1次。

病蟲防治

變葉海棠的地下害蟲為金龜子、螻蛄;地上病蟲害為:捲葉蛾、白粉病以及鱗翅目類害蟲的2個亞種,一是錘角亞目(蝶類),二是異角亞目(蛾類)的幼蟲對植株的為害。

防治方法:採用人工或機械噴灑藥物:地下部分的防治用90%敵百蟲0.1-0.17%藥液;地上部分用20%粉銹寧乳劑0.03-0.04%藥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1%藥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0.125-0.2%藥液。

主要價值

變葉海棠是良好的生態樹種,根系發達,抗逆性強,並且果實成熟後紅果滿樹,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高原寬谷區美麗秋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樹種是中國甘孜州高海拔地區陽坡、半陽坡地帶造林綠化的優良鄉土樹種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