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青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始青瓷 |
原始青瓷,是瓷器的一種。是隨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靖舍原始青瓷是現階段傑出代表,青瓷工藝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對制陶原料——陶土認識得越來越清楚,漸漸燒制出的一些初達瓷器標準,但是在一些方面又不夠完善的器物。
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鈣的石灰釉,以鐵為着色劑。入窯燒造時空氣流通,進氧很多,形成氧化氣氛,釉中的鐵遇到空氣中的氧,燒出來呈黃綠色;如果不讓空氣進入窯內,則窯中產生還原氣氛,燒出來的瓷器就是青綠色。因此,我國最早出現的瓷器為青瓷。釉中的含鐵量再高,達到3%,就會燒出褐色釉瓷器。含鐵量高的釉塗得厚一點,或將釉中的含鐵量提高到4%~9%,這時燒出的瓷器就是黑瓷了。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原始青瓷
時間:1985
出土:福建省建陽市
發展歷程
商周時期正是從陶器過渡到瓷器的漸進階段,也就是原始青瓷發生髮展的階段。商周到西漢這一時期的原始青瓷所塗的釉子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製而所的,含鐵元素,在氧化氣氛中燒成,所以呈青綠,黃圈紋、曲折紋、席紋、葉脈紋、蓖紋、水波紋、雲雷紋、「S」形紋等紋飾。主要器型有:尊、豆、瓿、盂、罐、蓋罐、提梁壺、鼎、瓮、簋、盉、杯、缽、錞於等。
在河南鄭州等地商代遺址,發現很多帶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細膩堅硬,燒成溫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屬聲。化驗證明:這些原始瓷器的瓷胎與一般瓷器的胎骨,所含化學成分相似,用高嶺土燒成。瓷釉光亮,一般施在器表和部分口沿內,器內施釉的很少。釉色以青綠為主,少數呈褐色或黃綠色;瓷釉與一般所謂的豆青色釉,所含化學成分近似;胎和釉結合緊密,釉底極薄。器物製作,基本上採用輪制,也有助以手捏和泥條盤築法成形的。器形多尊類,特別是敞口、鼓腹、折肩、小底。常見紋飾有細格紋、粗格紋、條狀紋和雲雷紋等。從瓷器的胎骨、施釉和火候看,基本上已具備了早期瓷器的特徵。由於加工過程還有很精細,胎和釉和配料不很準確,控制火候還不夠成熟,和以後的瓷器相比,質量較差,因此稱「原始瓷器」,也有稱為「釉陶」的。
瓷器的發展歷程
東漢
東漢時期瓷器主要器型有:碗、盤、水盂、缽、罐、壺、盆、洗、瓿、五聯罐、唾壺、奩及少量的三足。碗、盤、缽的造型多直口,直腹、內收底,平足內凹,器型豐滿;罐多直口碩。
腹,肩腹之間有雙系、四系或六系;壺多有很淺的盤口;五聯罐是三國、兩晉時期穀倉的雛形;硯一般有小圍牆、硯面凸起、周期是溝槽,平底,底下有三個蹄形足。紋飾以光素為主,有的瓷器的口、頸、肩、腹有劃或印的弦紋、水波紋、麻布紋、網紋、帶狀紋、方格紡紋、杉葉紋等。壺、洗、盆、罐等常貼印鋪首(獸面銜環)紋等。
三國
三國時(220~265年)的越窯瓷器胎質堅緻,優質瓷的胎子呈淡春色;釉子青亮光潤,這時器物紋飾較少,只有劃或印的網格紋,弦紋、水波紋等,貼塑、模印紋則比較豐富,另外還有一些雕塑藝術造詣很高的瓷器作品,如捧缽蛙落花流水注、鴿形杯、熊燈、獸柄虎子、跪羊燭台等。三國時常見的器型有:碗、盤、盒、罐、洗子、盤口壺、缽、盆、水盂、虎子、唾壺、槅、耳杯及為殉葬用的灶、雞籠、犬、羊、豬圈、穀倉等明器。
西晉
西晉時期(265~316年)的青瓷器還是以越窯為代表,胎子普遍比三國時略厚,色灰;釉子厚而均勻,呈青灰色,有的閃黃。裝飾方法主要為壓印、刻劃、貼塑、模印、捏塑等。常見的紋飾有網格、聯珠、忍冬、菱形、鋸齒、水波、梳蓖、樓闕、舞樂人、祈禱人、禽鳥、家畜、佛像、鋪首、避邪、朱雀、白虎、人物等等;器型除了三國時已有的盤口四系壺、洗、盆、虎子等到以外,還有扁壺、雞首壺、尊、熏爐、燈、瓷俑等。器型短胖,盤、碗、缽等器口沿略薄,但底很厚,器足多做獸蹄、熊形、龍首、虎頭等形狀。
東晉
東晉(317~420年)青瓷的胎釉情況和西晉相似,但在裝飾上卻大相徑庭。西晉紋飾追求華麗面東晉趨於簡樸,光素無紋器蓮瓣紋之後,東晉晚期使用漸多。另外,西晉後期出現的不規則褐色斑點,東晉時已普遍使用。這時的褐色斑點一筋骨 規律地點在器物的口沿、器蓋或者獸眼、雞冠、羊角等部位上。東晉時也有一些動物形象的尊、硯滴等。
代表作
原始青瓷盤
1985年福建省建陽市小湖鄉山林仔遺址出土。尖唇,直口,微鼓腹,布數道細弦紋,深腹底下凹,足上部有一道凸梭,圈足較深。盤徑13厘米,足徑10.4厘米,高5.8厘米。
原始青瓷豆
1986年福建省建陽市福建省建陽市小湖鄉小湖村山林仔遺址出土,共2件。其中一件為唇沿外卷,深盤,底近平,折腹,下腹璧斜直,喇叭口,矮圈足;釉色呈米黃色,部分剝落。盤徑16.6厘米,足徑7.5厘米,高7.7厘米。另一件為唇沿外卷,深盤,底下凹,折腹,下腹璧斜直,喇叭口,矮圈足;釉色呈米黃色,部分剝落;盤徑14厘米,足徑6.6厘米,高6.7厘米。[1]
參考文獻
- ↑ 晉侯墓地出土原始青瓷豆丁網,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