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厄普代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翰·厄普代克
原文名 John Updike
出生 (1932-03-18)1932年3月18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雷丁
逝世 2009年1月27日(2009-01-27)(76歲)
國籍 美國
教育程度 哈佛大學
職業 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
知名於 兩次普利策小說獎
兩次美國國家圖書獎
兩次歐·亨利獎
知名作品 《兔子四部曲》
《兔子富了》
《兔子歇了》

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年3月18日-2009年1月27日),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詩人。一生髮表了大量體裁多樣的作品,包括系列小說"兔子四部曲""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說集、詩集和評論集等。其中,《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使他分別於1982年和1991年兩度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厄普代克被公認為美國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他的文風對許多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2009年1月27日,因肺癌在馬薩諸塞州去世,終年77歲。

生平

約翰·厄普代克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雷丁,父親衛斯理(Wesley R. Updike)是高中數學教師,母親琳達‧格雷斯‧霍耶(Linda Grace Hoyer)是一名作家,熱愛寫作,一度是《紐約客》的撰稿人。厄普代克年少時,常常看到母親坐在打字機前敲敲打打。厄普代克小時有口吃的毛病,又患牛皮癬。從小嗜讀推理小說,喜歡的作家有阿嘉莎·克莉絲蒂,後來在母親的鼓勵下嘗試寫作。

1950年在哈佛大學攻讀英文系,1953年娶牧師女兒瑪麗‧潘寧頓(Mary Pennington)為妻,並曾在英國牛津大學留學1年。返美後成為《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城中話題"(Talk of the Town)專欄作家,辭去《紐約客》工作後專事寫作,為了解決經濟壓力,他養成了每天必寫5頁紙的習慣,並長年定居麻州新英格蘭區(New England)。1958年,厄普代克出版詩集《木匠母雞和其他馴獸》(The Carpentered Hen and Other Tame Creatures),隔年《貧民院義賣會》出版。 [1]

創作生涯

他的作品充滿性描寫,在當時是一種文學禁忌,如《夫婦們》(Couples,1968年),撰寫露骨的性愛情節,有換妻派對,惹起爭議。2008年英國《文學評論》雜誌稱其"現代文學中粗魯、不得體或荒謬的性描寫段落",授予"糟糕性描寫小說終身成就獎"。1967年,他的名著《半人半馬怪》獲得全美書籍獎;1968年,被授予歐·亨利故事獎。同年榮登當年4月26日《時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上的大標題是"通姦社會"。

1960年出版《兔子,快跑》(Rabbit, Run),是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厄普代克以"兔子"哈利·安斯特朗為主角,繼續創作有《兔子歸來》(Rabbit Redux,1971年)、《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1981年)以及《兔子歇了》(Rabbit at Rest,1990年),記錄了美國自二戰後40年來的社會歷史的全貌,內容涉及越南戰爭、登陸月球、能源危機,有人稱之為"美國斷代史"。《兔子四部曲》中充斥着性的描寫,有兔子婚外情,兔子換妻,兔子一夜情,甚至與兒媳上床,"兔子"的"一生是一段向女人身子裡鑽的旅程",可以說兔子走過風光無限又危險至極的性愛之旅。

1982年10月18日,厄普代克第二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故事。在1982年之前,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只有三位作家有過兩次登上《時代》封面的榮譽,他們是辛克萊·劉易斯、海明威和福克納。

2000年,出版《哈姆雷特》(Hamlet)的前傳《葛楚德與克勞狄斯》(Gertrude and Claudius)故事是哈姆雷特的母后葛楚德以及其丈夫,還有國王胞弟克勞狄斯。2003年,以短篇小說集《早期故事》(The Early Stories: 1953-1975)榮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獲獎

[2]

  • 1959年 獲古根海姆獎研究基金(Guggenheim Fellow )
  • 1959年 獲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羅森塔爾基金會獎(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 Rosenthal Award)
  • 1964年 獲全國小說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 for Fiction )
  • 965年 獲法國獲得最佳外文書獎 (Prix du Meilleur Livre étranger )
  • 1966年 獲歐·亨利獎( O. Henry Prize )
  • 1981年 獲全國圖書評論界小說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Fiction )
  • 1982年 獲普利策小說獎(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
  • 1982年 獲全國小說圖書獎
  • 1982年 獲聯合同盟俱樂部亞伯拉罕·林肯獎(Union League Club Abraham Lincoln Award )
  • 1983年 獲全國圖書評論界批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Criticism )
  • 1984年 獲國家藝術俱樂部榮譽獎章(National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
  • 1987年 獲聖路易斯文學獎(St. Louis Literary Award )
  • 1987年 獲大使圖書獎(Ambassador Book Award )
  • 1988年 獲美國筆會/馬拉穆德獎(PEN/Malamud Award )
  • 1989年 獲國家藝術獎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 )
  • 1990年 獲全國圖書評論界小說獎
  • 1991年 獲普利策小說獎
  • 1991年 獲歐·亨利獎
  • 1992年 獲哈佛大學榮譽文學博士(Honorary Doctor of Letter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
  • 1995年 獲美國藝術與文學院威廉·迪恩·豪威爾斯獎章(William Dean Howells Med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 1995年 獲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勳章(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
  • 1997年 獲大使圖書獎
  • 1998年 獲美國圖書突出文學貢獻獎章(National Book Award Medal of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
  • 2003年 獲全國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 2004年 獲美國筆會/福克納獎(PEN/Faulkner Award for Fiction)
  • 2006年 獲邁克爾·雷短篇小說獎(Michael Rea Award for the Short Story)
  • 2007年 獲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小說金質獎章(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Gold Medal for Fiction)
  • 2008年 獲傑佛遜獎(Jefferson Lecture)

[3]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