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那爛陀寺考古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印度那爛陀寺考古遺址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巴哈爾邦。遺址由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3世紀存在於此的寺廟和佛學院遺留下的古蹟組成,包括窣堵坡(墳冢),舍利塔,寺廟(僧房學舍),以及重要的牆畫、石刻、金屬器物等藝術作品。那爛陀作為印度次大陸上最古老的大學而引人注目,其作為有序的知識傳遞場所存續長達800年,發展的歷史見證了佛學宗教化的過程,以及寺院和教育傳統的繁榮。

簡介

全寺分八大院,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所載,該寺為七世紀時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達萬人,修學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聲明、醫方、術數等。蓋本寺初為唯識學派之中心,其後演變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論師,如護法、德慧、護月、堅慧、光友、勝友、智月、戒賢、智光等人都曾先後在此講學,或擔任本寺住持。此外,遠自我國及東南亞諸國而來之留學僧亦不少,如我國之玄奘、義淨、荊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陽智弘,及新羅之慧業、阿離耶跋摩等人皆曾來此就學。又當時由印度來華之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地婆訶羅、善無畏、金剛智、般剌若等諸師亦曾修學於本寺。

那爛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學[1]、醫藥等。

八世紀時那爛陀寺成為金剛乘的學術中心,也是重要道場。

從1861年開始,那爛陀寺院遺蹟被陸續挖掘,已發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門朝西。大寺每邊9僧室,恰如義淨所述,中寺每邊7僧室,小寺院每邊5僧室。

1861年,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 康寧漢在這裡發現了一片佛教遺址,經過與《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核對,證明這就是那爛陀寺。這裡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頭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卻異常細膩精美。此外還出土了銅像、銅盤和印章等,其中有一枚刻有"室利那爛陀摩訶毗訶羅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覽在那爛陀寺對面的博物館[2]里。

如今那爛陀寺的發掘面積已經超過了15萬平方米。那爛陀寺分為僧院區和教學區。僧院區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組成,共有12座。每個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狹窄侷促的僧房,院子內有石桌、水井和廚房,每個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學區有寺廟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廟裡學習佛經。周圍散布着許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氣勢,這座塔分三層,外觀雕有精美的圖案,角樓的壁龕中雕刻着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

一九一五年,印度考古部門着手對本寺作有系統之發掘工作,從遺蹟中陸續出土許多石制及金屬制(青銅)之雕刻品,現保存於印度那爛陀博物館。(宋高僧傳卷一、卷二、卷三唐寂默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慧輪傳、卷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卷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三、開元釋教錄卷八、卷九。)

委員會評價

那爛陀寺遺址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巴哈爾邦。遺址由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3世紀存在於此的寺廟和佛學院遺留下的古蹟組成,包括窣堵坡(墳冢),舍利塔,寺廟(僧房學舍),以及重要的牆畫、石刻、金屬器物等藝術作品。那爛陀作為印度次大陸上最古老的大學而引人注目,其作為有序的知識傳遞場所存續長達800年,發展的歷史見證了佛學宗教化的過程,以及寺院和教育傳統的繁榮。

遺產介紹

那爛陀寺遺址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巴哈爾邦。遺址由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3世紀存在於此的寺廟和佛學院遺留下的古蹟組成,包括窣堵坡(墳冢),舍利塔,寺廟(僧房學舍),以及重要的牆畫、石刻、金屬器物等藝術作品。那爛陀作為印度次大陸上最古老的大學而引人注目,其作為有序的知識傳遞場所存續長達800年,發展的歷史見證了佛學宗教化的過程,以及寺院和教育傳統的繁榮。

在公元5世紀時,印度笈多王朝的鳩摩羅笈多王護持佛法不遺餘力,為了佛法的傳承在那爛陀創建了一所佛教大學——那爛陀寺。位於今印度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里。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

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歷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萬餘僧人學者聚集於此,教師達1500名,精通三藏的達1000多人。那爛陀不僅是研究佛學的重要地方,也是培養佛學家和佛教徒的重要場所。這裡不但成為講經說法、學習佛法的場所(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而且是研究因明、聲明、醫學、天文歷算、工巧學、農學等的地方。七世紀時已成為全印度矚目的大乘佛學中心。

7世紀,大唐玄奘在那爛陀寺遊學多年,撰寫了《大唐西域記》,記錄了古印度歷史文化和那爛陀寺輝煌的佛學成就。

12世紀末,穆斯林軍隊入侵印度建立穆斯林國家,那爛陀寺為穆斯林焚毀。

19世紀末,考古學家在印度比哈爾邦發現了佛教遺址,出土許多精美佛教石雕、銅像、銅盤和印章等,經與《大唐西域記》核對,證明是那爛陀寺舊址,那爛陀寺遺址重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