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卜筮不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卜筮不敬》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五筆》卷六。

容齋四筆·序

始予作《容齋隨筆》,首尾十八年,《二筆》十三年,《三筆》五年,而《四筆》之成,不費一歲。身益老而著書益速,蓋有其說。嚷自越府歸,謝絕外事,獨弄筆紀述之習,不可掃除。故搜采異聞,但緒《夷堅志》,於議論雌黃,不復關抱。而稚子櫰,每見《夷堅》滿紙,輒曰:「《隨筆》、《夷堅》,皆大人素所遊戲。今《隨筆》不加益,不應厚於彼而薄於此也。」日日立案旁;必俟草一則乃退。重逆其意,則衷所憶而書之。櫰嗜讀書,雖就寢猶置一編枕畔,旦則與之俱興。而天嗇其付,年且弱冠,聰明殊未開,以彼其勤,殆必有日。丈夫愛憐少子,此乎見之。於是占抒為序,並獎其志雲。

原文

古者龜為卜,莢①為筮,皆興神物以前民用。其用之至嚴,其奉之至敬,其求之至悉,其應之至精②。齋戒乃請③,問不相襲④,故史祝所言,其驗若答。周史筮陳敬仲,知其八世之後莫之與京⑤,將必代齊有國。史蘇占晉伯姬之嫁,而及於為贏敗姬,惠、懷之亂。至邃至賾⑥,通於神明。後世浸以不然,今而愈甚,至以飲食鬧雜之際,呼日者隅坐,使之占卜,往往不加冠裳,一問四五,而責其術之不信,豈有是理哉!善乎班孟堅之論曰:「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及至衰世⑦,懈於齋戒,而屢煩卜筮,神明不應。故筮瀆不告,《易》以為忌;龜厭不告⑧,《詩》以為刺。」謂《周易》之《蒙卦》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詩·小旻》之章云:「我龜既厭,不我告猶⑨。」言卜問煩數,狎嫚於龜,龜靈厭之,不告以道也。漢世尚爾,況在於今,未嘗頃刻盡敬。而一歸咎於淫巫瞽史⑩,其可乎哉!

注釋

①莢:蓍草,古時常用來筮算。

②其應之至精:神物的應答也極為精確。

③齋戒乃請:齋戒後才敢請問。

④襲:因襲,重複。

⑤京:抗爭。

⑥至賾:極其深奧微妙,亦指極深奧微妙的道理。

⑦衰世:風俗衰敗。

⑧龜厭不告:神龜厭煩了也不回答。

⑨不我告猶:即「不告我猶」,不再告訴我們未來的吉凶。

⑩淫巫瞽史:占卜者。

譯文

古代用龜殼占卜,用蓍草筮算,這些神物都為我們的先民們所使用。先民們使用得非常嚴格,尊奉得十分虔敬,求問極為詳細,所以神物的應答也極為精確。詢問以前先齋戒,問題不相重複,所以卜祝的話,就像回答問題一樣靈驗。周王室史官替陳完占卜,知道他八世之後沒有人能與他抗爭,必將代姜氏而有齊國。史蘇占卜晉國的伯姬出嫁,將趕上懷贏敗壞姬氏,以及晉惠公和晉懷公時代的動亂。這其中的奧妙,簡直直通神明。後世浸壞,今天更甚。甚至在吃飯雜鬧的時候,讓占卜者坐在角落裡進行占卜,往往衣冠不整,接連發問,這樣卻要批評占卜不能應驗,哪有這樣的道理?班固說得好:「君子有所動作,外出行動,問而有答,十分靈驗。後世風俗衰敗,懈於齋戒,而屢煩卜筮,神明也不應驗了。所以褻瀆之後神靈就不會告訴你,《周易》以此為忌;神龜煩了就不回答,《詩經》對此進行了批評。」這裡說的是,《周易·蒙卦》:「初次卜筮,神靈回答你;反覆卜筮,褻瀆了神明,神明就不回答了。」《詩經·小雅·小旻》說:「我們的靈龜已經厭倦,不再告訴我們未來的吉凶。」這是說卜問太多了,狎嫚了靈龜,靈龜厭倦後就不再把吉凶告訴出來。漢代尚且如此,何況今天?頃刻的虔敬也沒有,卻把不靈驗的責任統統歸結到占卜者的身上,這怎麼能行呢?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3]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隨筆》[4]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卜筮不敬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古籍《容齋隨筆》《白石道人集》《江西全省圖說》首發式舉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