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夜深巷琵琶(徐志摩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夜深巷琵琶》是詩人徐志摩於1926年5月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刊載於1925年5月20日《晨報副刊·詩鐫》,後收入1928年出版的《翡冷翠的一夜》詩集中。全詩整齊且富有變化,短句詩行押韻,並多次換韻,節奏鮮明,音調和諧悅耳,宛若一支琵琶曲,悲切而不沉寂,與詩既淒迷又冷艷的抒情風格相一致,達到了心曲與琴曲的統一,也使詩歌具有了形式上的美感。[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半夜深巷琵琶

文學體裁:詩歌

創作時間:1926年5月20日

作品出處:《晨報副刊·詩鐫》第8期

作者:徐志摩

作品原文

半夜深巷琵琶

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

是誰的悲思,

是誰的手指,

像一陣淒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

在這夜深深時,

在這睡昏昏時,

挑動着緊促的弦索,亂彈着宮商角徵,

和着這深夜,荒街,

柳梢頭有殘月掛,

啊,半輪的殘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頭戴一頂開花帽,

身上帶着鐵鏈條,

在光陰的道上瘋了似的跳,瘋了似的笑,

完了,他說,吹糊你的燈,

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

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

創作背景

《半夜深巷琵琶》發表於1926年5月20日《晨報副刊·詩鐫》第8期,收入《翡冷翠的一夜》。

琵琶聲是逗人詩興的。白居易在「潯陽江頭夜送客」的時候,「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寫出一首燴炙人口的《琵琶行》。徐志摩在睡夢中,聽到深巷傳來的琵琶聲,於是寫了這首《半夜深巷琵琶》。

作品賞析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詩歌創作深受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字句清新、想象豐富、比喻新奇、韻律和諧、意境優美、神思飄逸,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是徐志摩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半夜深巷琵琶》是一首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膾炙人口的詩篇。

詩的開頭十分警豁,全詩音樂性極強。深夜的一陣琵琶聲把詩人從夢中驚醒。詩人把這種「驚醒效應」傳達給讀者,由此,全部詩句都與這琵琶聲相混合,從而讓人體味到琤琮哀怨的琵琶曲的韻律,既整齊迴蕩又錯落有致,直到詩人反覆三遍吟唱着「等你去親吻」,最後極有餘味地收束全曲。

詩人不斷追尋着這深夜的琵琶聲,品味着其中的底蘊。首先,詩人着重渲染琵琶聲在特殊的時空中的特殊格調。這琵琶聲響起於「夜深深」「睡昏昏」的時分,開篇的一個「又」字道明了它曾一度在這個時候闖入;這琵琶聲響起於「荒街」里、「殘月」下,「像一陣淒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這一組疊進式的比喻,把琵琶聲與整個夜、整個天地乃至詩人的整個心境都融為一體,染成一色。接下來,詩人在夜曲聲中想象着彈奏琵琶的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形象很怪異:「頭戴一頂開花帽,身上帶着鐵鏈條",可能是一個正在經受苦難的人;彈奏者也可能是一位妙齡女郎,琵琶曲是她思念「他」的寄託,這個「他」正在「瘋了似的跳,瘋了似的笑」,還鄭重其事地說着「在墳墓的那一邊等」,造成一種淒迷的獨特意境。其豐富的內涵使得全詩既凝練精緻又豐潤舒闊,充分傳達出詩人不惜一切、熱烈追求愛情又備受苦難的慘痛心情。由此可見,詩中的「他」並非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意象,喻指一種「破碎的希望」,喻指人的期盼、求索、奮鬥,是一種永恆的眷念。

在構思上,琵琶聲既是比,又是興,觸發了詩人心中久郁的痛苦,也為詩人抒發內心的感慨做了必要的準備。詩人根據情感的變化精心調配音韻節奏,有規律地交替運用長短詩行,節拍整齊且富有變化,節奏鮮明,音調和諧悅耳,宛若一支琵琶曲,極富音樂美。全詩悲切但不沉寂,琴聲與心音和諧統一。詩歌因此而更具形式美、聲韻美、意境美。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張均:深夜裡琵琶聲像是召喚,呼喚他前去與愛人相聚。夜半琵琶聲響,訴說相思之情,像淒風,殘雨,又像落花。詩人以景物的淒涼襯托內心的悲涼。此詩較為傷感,抒發的感情也較其他詩更為強烈。「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連續重複三遍,似催促,似心急。越是催得迫切,越見現實中愛的蒼涼。(《徐志摩詩精萃》)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羅維斯:「半夜深巷琵琶」是對特定時間特殊空間內聲音的描繪。這深夜中驟然響起的琵琶聲,不禁使人對此引發諸多的猜想。在夜半時分半睡半醒之間的慘慘戚戚的聲響,聽着不免格外驚心。緊促雜亂的旋律和着深夜中荒街的場景,更加劇了緊張的情緒。這時「他」出現了。他為何希望破碎,為何在這殘月的深夜癲狂囈語?他是瘋子,是囚徒,還是洞穿光陰世事的方外人?他和他背後的故事讓人驚惶又令人好奇。墳墓是死與生的界限,使全詩更添了幾分鬼魅的氣息。「等你去親吻」的連續使用,感情炙熱、強烈而迫切,透露出「她」對於愛執着甚至偏執的追求。(《再別康橋 徐志摩作品中學生讀本》)

復旦大學教授許道明:這首詩應該說是有巨量歧義的,光從寫了某種「破碎的希望」以及抒情主人公執著奇崛的追求而言,足以催動起讀者的遐想和思索了。我們還是有興趣從徐志摩和林徽因無望的情感故事中推演出某種說法。把林徽因的《深夜裡聽到樂聲》和徐志摩的這首詩做番對讀,將是很有意思的——徐志摩唱道:「又被它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是誰的悲思,是誰的手指,像一陣淒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在這夜深深時,在這睡昏昏時」而林徽因唱道:「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着,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棼頰邊泛上了紅,/靜聽着,/這深夜裡弦子的生動。||一聲聽從我心底穿,忒淒涼/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他倆都是極有天分,富有熱情的人,並且也有足夠的自信,然而都同時有着內心隱秘之情。幸運的是他們都可以用詩的形式作某種宣洩。林徽因對徐志摩的適度共鳴,既來自她豐富的情感世界,也來自她高尚的道德感,甚至多少也來自她對人生藝術化的嚮往。事實上,徐志摩最終不能影響林徽因的生活,但他卻比其他人都深切地激發了林徽因的審美潛能。「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隨琵琶錚琮哀怨的韻律盤旋上升,詩人全部的悲思凝結到了想象的世界中,今生今世,他銘心刻骨地珍視着自己的情人,如同珍視一件藝術品。(《浪漫現代》)[6]註:||為分節符號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1]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着的。[2]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3]

人們看待徐志摩及其創作總是把他與新月派連在一起的,認定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盟主」,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與他發生着密切的關係,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創作體現了新月流派鮮明特徵。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歷時約十年,徐志摩始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着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從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動(尤其是文學方面的活動),他確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對新詩發展曾經起過一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是,他們過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後期思想和創作都發生危機。[4]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新華網評)。[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