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醫患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医病关系)
前往: 導覽搜尋

醫患關係、醫病關係(英文: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互動,在現代醫學倫理的概念中,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賴合作之基礎。大多數醫生從實習開始,甚至是進入正式醫院,都必須學習和維持着尊重病人的尊嚴、隱私與需求。

重要性

一位病人必須信任與支持醫生的診療與判斷能力,而醫生則要能夠傾聽病人們的意見且用心看診,兩者具備才能夠組成一個良好的醫病關係。雖然如此,一些醫療專科(如精神科和家庭醫學)更需要良好的醫病關係。

想要增加醫生與病患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必須要互相尊重、信任、價值觀正確和了解病患生活與看診時間之配合[1]

台灣醫病關係的現況

台灣醫學教育大多都以當代醫學倫理六大原則為主,內容為醫學倫理的基本原則,並且是根據Tom Beauchamp 及James Childress於1979年出版的「醫學倫理原則」:(一)行善原則、(二)誠信原則、(三)自主原則、(四)不傷害原則、(五)保密原則、(六)公義原則,期待醫病關係間能健全互動,和諧平等,病患對醫護人員尊重、信賴與感念;醫護人員本於人性,源於利他愛心,親切、同情、關懷病患,發揚以病人為中心真諦,無私服務

除此之外,在讓醫學生或護理系學生進入臨床見習之前,都會有授服典禮的儀式,內容不外乎要宣示日內瓦宣言[2],內容大意為告誡醫生應保持良好的專業措守及向病人作出應有的責任與義務。

問題

醫生的立場

醫生可能會因為知識豐富而有強烈主觀立場,導致對病患之病情不在乎。

醫生可能因為語氣用太多醫學術語,而導致雙方溝通困難,甚至是誤會而引發爭執,使醫患關係走向決裂。

醫病立場的衝突

醫病關係中,有一個常見的兩難情形。例如,當醫師與病患對於「最有效的治療與藥物」有着不同的想法時,醫生有時會直接做出自己的決定,卻忽略了病患心理與生理的感受,進而引發紛爭。或是當醫病關係不單純時,比如親戚、上司、有金錢來往等,都會造成後續醫療立場模糊化。

正式與非正式關係的區別

可能會產生醫患關係間意見分歧的還有正式與非正式關係之區別。

研究顯示,有很多病人並不介意,或喜歡醫生直接喊他們的名字,而不是喊他們的姓,在少數不喜歡被醫生直呼其名的患者中,其年齡層以65歲以上的老人居多。

視頻

醫患關係 相關視頻

【TED】醫患關係最終解
醫患關係微電影

參考文獻

  1. 醫務人員處理醫患關係的價值觀,道客巴巴,2014-10-03
  2. 日內瓦宣言,豆瓣,201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