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路戲 |
中文名稱;北路戲 俗稱;"亂彈"、"橫哨戲" 流行區域;壽寧、古田 唱腔;壽寧、古田 代表曲目;《張高謙》等 地區;福建 |
北路戲原稱福建亂彈、橫哨戲,是一種稀有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僅存於福建省壽寧縣北路戲劇團。作為清代中葉傳入福建的亂彈與當地民間戲曲融合形成的一種傳統戲曲聲腔劇種,曾流行於閩北、閩中及閩東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代表清代亂彈聲腔的珍稀劇種。亂彈進入福建後產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戲班,其中以北路班最為強盛,其他各路戲班相繼解散後,北路班仍活躍在閩東北一帶,北路戲即由此而得名。[1]
2006年6月,北路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劇種源流
北路戲,俗稱"亂彈",流行於以壽寧縣為中心的閩東地區,以及浙江南部與壽寧鄰近的縣份。據明馮夢龍《壽寧待志》記載,崇禎年間(1628~1644年),壽寧民間已有戲曲班社活動。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年),閩東、閩北地區已出現不少亂彈戲班,著名的有"新長春"、"新品福"、"新吉祥"等班,經常往來於粵、贛、浙一帶演出。由於戲班眾多,老百姓便以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分其為"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和"北路班";因"北路班"名聲較大,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便定名為"北路戲"。
北路戲以西秦腔和吹腔為主,它傳自浙江一帶。在長期流行中,又吸收徽調、漢調、灘簧以及民間小調,綜合成為多聲腔的劇種,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發展起來的"平板"為基調。這一階段北路戲的傳統劇目有《劈山救母》、《奇雙會》、《鐵沙弓》、《鐵蓮花》、《翠衣緣》、《打金冠》、《下陳州》、《玉麒麟》、《羅成寫書》等。清咸豐元年(1851年),羅源縣大湖村葉鬥鬥組織"三祥福"北路班,有20多個演員,拿手劇目為《下三關》和《虹霓關》;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解散。咸豐至同治年間(1851~1874年),北路戲吸收四平戲的部分傳統劇目,並出現與徽班相結合的戲班,改唱皮黃聲腔為主,所演多系京劇劇目,如《烏盆計》、《小上墳》、《三國》、《水滸》、《隋唐》等,北路戲進入興盛時期,連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講班,不少也改唱亂彈,故民間有"平講假亂彈,琴簫亂對彈。"的諺語。清光緒以後至抗日戰爭前,京劇盛行,北路戲受到很大影響,戲班排練上演《施公案》、《濟公傳》、《粉妝樓》、《狸貓換太子》等京劇連台本戲。古田縣鶴溪邊村老藝人陳金備(1862~1939年)主班的"新祥福班"最為著名,被老百姓稱為"北路一"。民國十六年(1927年),老藝人李俊弟在福安縣洋頭鄉創辦"勝祥福班",邀請溫州皮黃班藝人參加,一時名噪閩東,被譽為"北路二"。據1957年調查,北路戲共有100多個傳統劇目。
抗日戰爭期間,戲班相繼解體,一部分藝人回到鄉間傳教"北路碎"(業餘戲班),一部分人參加"鼓簫班"(民間吹奏樂器)。20世紀40年代末,北路戲瀕於消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壽寧縣開始恢復業餘北路戲劇團。1960年10月,正式成立縣北路戲劇團。"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被解散,至1976年底才恢復。
從1990年至1996年,壽寧縣北路戲劇團上演《濟公傳》、《反五關》、《龍虎鬥》、《宏碧緣》、《旗王哭將》、《三洞房》、《春江月》等30多個劇目共800多場。
傳統劇目
北路戲的傳統劇目有一百多本,常以"五緣"、"六配"、"九閣"、"十二帶"概括其中一部分主要劇目。"五緣"即《雙合緣》(《鬧親》)、《文章緣》、《忠義緣》(《三強盜》)、《鐵弓緣》、《翠花緣》(唐伯虎磨鏡故事)。"六配"即《寶珠配》、《天香配》、《龍鳳配》(甘露寺)、《烈女配》(《桃花癲》)、《打虎配》、《彩樓配》(《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本)。"九閣"即《沉香閣》(海瑞偷金尿壺故事)、《魁星閣》(《金手串》、《連中狀元》)、《蘭香閣》(《輪迴報應》)、《龍鳳閣》(《二進宮》全本)、《古賢閣》(鍾明報九仇故事)、《三星閣》(《路遙知馬力》)、《回龍閣》(《武家坡》、《薛平貴與王寶釧》下本)、《麒麟閣》、《紅梅閣》。"十三帶"即《蘭田帶》(鍾離攔齊王故事)、《鴛鴦帶》(《崑山縣》)、《掛玉帶》(李世民誅建成故事)、《奪玉帶》(李存孝打虎故事)、《還魂帶》(《張四組下凡》、《進粒米》)、《藍腰帶》等。
其他傳統劇目有《取中原》、《龍風釵》、《鐵蓮花》、《太平橋》、《百花台》、《金魚缸》、《珠寶盆》、《文武魁》、《三仙爐》、《節孝圖》、《雙義報》、《香蝴蝶》、《避塵珠》、《碧桃花》、《辨蘆花》、《下水牢》、《合連環》、《珠砂記》、《招親台》、《前平西》、《壽陽關》、《四國齊》、《雙駙馬》、《烏盆記》、《揚州擂》、《虹霓關》、《萬里城》、《黑狗記》、《下陳州》、《忠孝全》、《分水釵》、《松蓬會》、《蔡伯喈》、《碧玉簪》、《大金鐲》、《七星廟》、《龍虎鬥》、《對金錢》、《金手串》、《二龍山》、《刁南樓》等。折子戲有《上酒樓》、《燙火碗》、《笊籬記》、《桃花癲》、《蘆花記》、《辨痣》、《王茂生進酒》等。
在北路戲的演出劇目中,以唱"正工平板"的稱"正調戲",唱"反工平板"的稱"反調戲"。據初步統計"正調戲"劇目約60多本。如《蘭田帶》、《沉香閣》、《寶蓮燈》等;"反調戲"的約20多木,如《翠花緣》、《長板坡》、《水淹七軍》等:這種正調戲和反調戲涇渭分明的現象,正是北路戲早期劇種形態,也是亂彈諸腔傳入福建時比較原始的一種戲劇現象。
1960年和1962年曾先後兩次組織老藝人,口述整理和上演了《鴛鴦帶》、《節孝圖》、《三仙爐》、《下水牢》、《雙合緣》、《珍珠串》、《桃花癲》、《八府巡按》、《飛龍帶》、《蘆花記》、《上酒樓》等劇目。還創作有現代戲《張高謙》、《女大當家》、《魏歸金甌》、《流亡劇團的孩子們》,古裝兒童戲《岳雲出征》等。
《張高謙》
現代戲。謝培養、姚穎華根據壽寧縣大韓村張高謙烈士事跡創作。寫小學生張高謙於1961年底為保護集體羊群與盜竊分子陳先鳳英勇搏鬥而光榮犧牲的故事。1964年,參加福安專區和福建省第3屆戲曲現代戲會演。1965年,該劇分別被閩劇與京劇移植,易名《紅色少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和華東區京劇現代戲觀摩會演。京劇本於1965年5月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同年10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將劇本收入《華東戲劇叢刊》。
《流亡劇團的孩子們》
現代戲。1986年,林種編劇。寫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由小孩子組成的"流亡劇團",一路步行演出,進行抗日宣傳,最後抵達延安的故事。
該劇由壽寧縣北路戲劇團於1987年赴省,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45周年和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演出。1991年,被改編為越劇《孩子劇團》,由福鼎縣越劇團演出,並參加1991年福建省現代劇調演。1992年10月,參加由文化部、國家教委、全國婦聯、全國少兒文化藝術委員會、中央電視台、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等6個單位聯合舉辦的1992年全國兒童戲劇調演(錄像),獲劇目一等獎。
戲曲音樂
唱腔
北路戲道白唱詞都用普通話。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為主,在長期流行中,又吸收亂彈、徽調、漢調音樂,綜合形成一個多聲腔的傳統戲曲劇種,但其主要唱腔仍由西秦腔和吹腔發展出來的"平板"為基本調。
主要結構形式為板腔體,分平板腔和小調和疊牌三類。
平板腔是北路戲的主要唱腔,按調門分為正、反二調。
正調定弦為"5-2",曲調有四種:
【頭犯】,板式為平板(即原板2/4拍),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曲調開朗活潑,宜於對唱、敘述。
【二犯】,板式為一眼板(2/4拍),大跳進旋法和切分節奏較有特色,多用於沉思、自嘆和大段訴說的場面。
【三犯】,板式為散板,緊拉慢唱,宜於悲哀、痛苦的抒發,多與其他曲牌合用,亦可單用。
【秦腔】,板式一眼板(2/4拍),曲調活潑輕鬆,宜用於女腔。
反調,定弦"1-5",曲調也有四種:
【反頭犯】,板式一眼板(2/4拍),曲調開朗、激昂。
【反二犯】,板式為一眼板(2/4拍),曲調激昂而略帶憂鬱,多為女腔。用於訴苦、吐怨。
【反三犯】,板式為散板,曲調高亢激昂。
【慢老撥子】,板式為慢三眼(4/4拍),腔多字少。
小調曲牌
小調,吸收民間小戲、民歌而來,如【溪江調】、【小補缸】、【小桃紅】、【葡萄架】、【走廣東】、【茉莉花】、【廣明燈】、【游花船】、【平和調】、【步步嬌】、【男辭】、【女辭】、【踢球花腔】、【小上紋】、【烏盆計調】等。這些曲牌大多自其他劇種和民間小戲吸收,有的還來自某些流行劇目如【烏盆計調】,是《烏盆計》中的專曲。此類曲調格調較雜,一般只作為"插曲"運用。此外,板式有導板、搖板和頭萬散板,以及演皮黃戲時所用的回龍、原板、散板等。這些曲調後來都成為北路戲的輔助音樂曲調。
北路戲音樂中的伴奏有琴串、吹牌兩種。琴串主要有【頭萬串】、【二萬串】、【三萬串】、【小拉子】、【梳妝樓】、【大八板】、【九環串】、【一枝春】、【一枝花】等。吹牌有【清如水】、【大尾聲】、【上酒樓】、【雙貴子】、【龍袍陣】、【風入松】等。鑼鼓經有【二萬頭】、【下山虎】、【火炮】、【緊沖】、【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錘】、【九鼎環】等。
20世紀60年代初,在挖掘整理過程中為突出以橫哨為主奏曲調的"北路調"。避免京劇化、經專家認可,音樂中去除了【西皮】(二簧)(四平調)等曲調。
疊牌
此類曲牌旋律平易暢,有如說白,是一套由簡入繁的同一音調不同節奏的分曲體。如【三字疊】、【五字疊】、【六字疊】、【七字疊】、【十字疊】、【急疊】、【溫州疊】、【卜子疊】、【廣東疊】等,較帶沉思抒情特點,不似其他同類曲牌風趣活躍。
曲式大都是上、下句對稱的結構,詞格主要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男女同調不同腔,男腔和老旦用本嗓發聲,女腔和小生用假嗓發聲。
器樂
有琴串、吹牌和鑼鼓經,常用的琴串有[一枝春]、[梳妝樓]等10多支,吹牌和鑼鼓經與京劇大同小異。
樂隊和樂器
傳統樂隊共6人,分硬、軟兩介。硬介有板鼓、大鑼、小鑼;軟介有頭把(正吹)司曲笛、嗩吶、麻胡,二把(副吹)司二胡、月琴、嗩吶,三把司三弦、戰鼓、大鈸、小鈸。後樂器增設中胡、低胡、琵琶、揚琴和部分西洋管弦樂器以及缸鼓、大堂鼓等,樂隊也相應擴大。
三把司三弦
北路戲唱腔以橫哨(長膜笛)為主要伴奏樂器,配之以麻胡。橫哨構造與曲笛相似,長60厘米,笛管口徑2.5厘米。正調吹奏筒音"6"反調吹奏筒音"2"。音色柔和,活潑而悠揚,在北路戲平板類唱腔和秦腔中應用。 麻胡,用麻竹製作,琴杆為小竹根部製成,長600mm,琴筒長130mm,厚10mm,口徑65mm,以蛇皮蒙面,以竹做碼。弓長760mm,絲線為弦。音域寬廣、高亮。橫哨與麻胡為北路戲富有特色的主奏樂器。
北路戲伴奏音樂由琴串與嗩吶吹牌組成: 琴串以橫哨、麻胡、二胡、月琴伴奏,適應於生、旦人物動作表演。主要有【頭犯串】、【二犯串】、【三犯串】、【小拉子】、【梳妝樓】、【大八板】、【九環串】、【一枝春】、【一枝花】、【朝天子】、【天蛾仔】、【柳條金】、【夜青蛇串】、【洞房串】、【八叉串】、【金石榴】、【小魚兒】、【安南串】、【西皮跳龍門】、【反跳龍門】、【到春來】等曲調。
嗩吶吹牌用於升堂、出征、喜慶、迎送之類劇情,有【清水令】、【醉太平】、【滿堂紅】、【上小樓】、【雙貴子】、【步步嬌】、【水裡魚】、【風入松】、【遊街】、【過場仔】、【文點絳】、【武點絳】、【北相桂】、【小河歡】、【萬年歡】、【泣顏回】、【洞房吹】、【大過場】等。
鑼鼓
鑼鼓:北路戲鑼鼓分唱腔鑼鼓與身段鑼鼓。唱腔鑼鼓為行腔前的鑼鼓引板,如【頭犯】鑼鼓點為"格大大",【反頭犯】鑼鼓點為"乙大、大大大大"。身段鑼鼓用於人物上下場、行軍、對陣等情節,有【下山虎】、【火炮】、【急急風】、【緊沖】、【長錘】、【三擊頭】、【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錘】、【九鼎環】等,多數與京劇鑼鼓大同小異。 北路戲是一個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劇種,所謂古老是說它具有較深厚的傳統一面,所謂年青是這一劇種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才發掘出來,在挖掘搶救及重建中已賦予強烈的新時代氣息,從而具有很明顯的可塑性。由於它具有與生俱來的節奏輕鬆、明快的音樂特徵和半文半武的豐富動作性表現形式,這就為它在藝術創作之嘗試提供良好的條件基礎。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角色行當為"八角"。清中葉後,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當分工漸趨細緻。
"八角"角色有二說。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貼旦謂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角色來定行當。如:漢鍾離(大花)、呂純陽(老生)、李鐵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國舅(二花)、張果老(老外)、韓湘子(小生)、藍采和(貼生)等。
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雜丑,又稱"三花雜")。
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
包頭行分:青衣、花旦、貼旦、四包頭(貼外之貼又稱"拜堂旦")。
後來,北路戲演出的劇目,以歷史戲、宮廷戲、武戲居多,家庭文戲較少,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為主體的四個行當體制,俗稱"四柱碼"。但有些大班行當齊全,小生、小旦比較強,形成六個行當體制,稱"六柱碼"。
身段科介
大花"倒米":如《下陳州》一劇,包拯出場時,以手撩龍袍下圍遮面,背後退步而出。至九龍口轉身,猛然拋袍,亮相,以示面目,動作幅度大,俗稱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國齊》"吳起發兵"一場,龍套上場後,伴着大鑼大鼓有節奏的喝威聲,吳起握翎子後退,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給人一驚,俗稱"咬人"。有的二花還有噴火的絕技,臉上肌肉跳動,猶聞響聲。
轉紗帽:過去三花要用髮辮在頭頂上扎一硬團,戴上紗帽,隨着劇情需要,紗帽能隨心所欲左右轉動自如。
鼻須功:練功時,用手抓住鼻下"人中"處,輕輕用力左右搖動,天長日久,即能疾速顫動,左右自如。
"犁頭":丑角表演時,頭部要機械地向前伸縮,俗稱"犁頭"。
金鳥步:旦角手呈"蘭花指",輕盈擺動,腳尖落地,用碎步跳躍前進,身軀與頭部緊密配合,一俯一仰輕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躍狀。
後跟步:青衣出場時,整襟捋發之後,用腳跟着地,一進一退,或三進一退,顯得裊娜多姿,穩重大方。
顫功:此功用處較多,角色在表現驚慌時全身顫抖。
特色技藝
大花"倒米":《下陳州》一劇,包拯出場時,以手撩龍袍下圍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龍口轉身猛然拋袍、亮相,以示面目,動作幅度大,俗稱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國齊》"吳起發兵"一場,龍套上場後,伴着大鑼大鼓有節奏的喝威聲,吳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給人一驚,俗稱"咬人"。又如《摩天嶺》中的紅毛大王,口銜兩顆獠牙上下翻動,雙目圓睜,猙獰可怕。有的二花還有噴火的絕技,臉上肌肉跳動,猶聞響聲,這些技藝皆稱為"咬人"。
轉紗帽:過去北路戲的三花,要用髮辮在頭頂上扎一硬團,戴上紗帽,隨着劇情需要,紗帽能隨心所欲左右轉動。藝人木全掌握此技較為著名,至今人稱"木全紗帽滴鈴轉"。
鼻須功:練功時,用手抓住鼻下"人中"處,輕輕用力左右援,天長日久,即能疾速顫動,左右自如。《測字觀風》一折中的婁阿鼠,用鼻須往鼻柱一夾,其抖動的鼻須令人可笑,效果極佳。北路戲"二個半三花"之稱的余文他、培基和林有仸,均擅此技。
犁頭:丑腳表演時,頭部要機械地向前伸縮,俗稱"犁頭",為北路戲丑腳必備之基本功。
塌鼻:北路戲《白蛇趕夫》中"洞房"一場,許仙猛然發現白素貞飲雄黃酒現形時,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後殭屍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時用茶油將鼻子揉動,功夫成熟,鼻翼柔軟,容易抽吸。民國三十三年(1944),北路戲福安班一個名叫乃資的藝人,此技最為拿手。
金鳥步:旦腳手呈蘭花指,輕盈擺動,腳尖落地用碎步跳躍前進,身軀與頭部緊密配合,一俯一仰輕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躍狀。多用於花旦表示歡躍的情態。
後跟步:青衣出場時,整襟捋發後,用腳跟着地,一進一退,或三進一退,顯得裊娜多姿,表現成年婦女輕移蓮步,以示穩重大方之態。顫功:北路戲的顫功用處很多,如《鴛鴦帶》中黃賽英受刑後,從舞台右左兩邊,跪步回到台中,聽到眾衙役大喝一聲,她一個"蝙蝠腿",雙手一抱,全身顫抖。又如《殺狗勸妻》中,要求鄒氏在驚慌轉身時,要用腳尖着地,雙手按桌全身顫抖,牙關相碰發出聲響,著名北路戲藝人葉紅俤尤擅此功。
鏢釵:是北路戲真刀真槍的表演形式之一,用一把短銅刀一樣的鏢釵表演。當劇中角色被打"撲虎"下地後,一鏢扎去,打中對方頭部額頂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從頭上抓出一撮頭髮為最佳效果。因屬驚險表演,現禁演。
舞台美術
化妝
北路戲從孕育至形成均在民間,故保留着鄉土氣息。生、旦行臉抹白粉,兩頰與嘴唇塗胭脂,眉毛用手指蘸松煙和煤油煙(灶煙亦可)描畫。老生、老旦不敷底色,惟眉心搽些胭脂。男丑於眉眼中間畫葫蘆或豆腐乾形的白粉塊。女丑臉部裝扮分兩種:一種是彎眉,兩頰搽紅圓塊,頰邊點一黑痣,適用於一般女丑;另一種是倒掛黑粗眉,鼻樑部位畫一倒置桃形的白粉塊,兩頰抹紅圓塊,系禁婆的扮法。
丑旦,由三花扮演,頭戴"牛角管"。舊時用稻草與黑紗包紮成牛角形髮髻,斜戴於頭頂,並用藍帕或紅帕繞頭一周,系一結子於右耳。也有的女丑用髯口代替發,於後腦部略扭曲成髮髻狀。
旦行青衣包頭用5片水片貼面型,額正中圓形1片,左右成"人"字形各1片,兩腮鬢各1片;後髻用黑紗繫於腦後,垂直掛下,以代線尾子。若扮演花旦,則前額添一齊眉,額前及兩鬢均以珠串裝飾。
北路戲臉譜主要用紅、黑、白三色勾繪,後受外來劇種影響,也出現用藍、綠、金等勾繪。如《柳丹精》中的柳丹精勾綠面,彌勒佛勾金面。
常用臉譜有趙匡胤的"七星青龍臉"、張飛的"烏眉"、鍾離無鹽的"梅花臉"。還有"骷髏脫殼",在《柳丹精》中有一段骷髏變臉的戲,俗稱"骷髏脫殼";先由扮骷髏的演員化好粉臉,再用雞蛋清將預先剪好的骷髏形棉紙一層層貼到臉上,再將骷髏臉譜畫上,因雞蛋清潤滑,棉紙很容易揭去。
服飾
戲箱共分7擔。盔頭箱,放置各種大盔頭及田公神位;冠箱,內裝蟒、靠及老郎爺、天官面殼;二衣箱,內裝生、旦行穿用的各種繡衣;殼箱,又稱雜箱,內裝紗帽、軟巾,以及財神、魁星、鳳凰、熊牯、熊姆、屈蹄、公雞、蜈蚣、黑白老鼠等各種面殼;篁桶,內放刀槍、耙、大刀、棍、戟、錘、鐧、鞭及盔頭架;後台箱,內放鑼、鼓等樂器。大班尚有伙頭擔。
清末,由於京劇盛行,而北路戲自身又未能發展,其早期特色逐漸消失。1960年,壽寧縣成立北路戲劇團,曾對傳統特色進行過挖掘整理,但已無法反映其原貌。
戲曲機構
(一)壽寧縣北路戲劇團
壽寧縣北路戲劇團是唯一的北路戲專業團體,也稱"天下第一團"。1958年秋,壽寧縣舉行農村業餘文藝會演,從鳳陽代表隊演出的《槐蔭記》一劇中,發現了保留在民間的古老劇種北路戲,引起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開始進行挖掘和整理工作。1959年,在城郊三峰寺辦北路戲培訓班,聘請老藝人劉文愷、葉紅悌、陳光福、朱則森、鄭進波、張長滿、蘇其務等教師,進行口述記錄北路戲傳統劇本和培養北路戲演員。首先整理、排練了《燙火碗》一劇,於1960年福建省舉辦的群眾文藝會演大會上,作了研究性演出。繼而整理排練了《二度梅》、《雙合緣》、《珍珠塔》、《鳳儀亭》等全本戲,於l960年10月作建團獻禮演出。1962年春,為了進一步挖掘傳統表演藝術,劇團又邀請了余紅茄、丁梨花、宋弟等老藝人,為新演員作示範表演,排演出《蘆花記》、《飛龍帶》、《殺狗勸妻》等較有代表性的劇目。1963年後,開始新編、移植《南海長城》、《一網打盡》、《不准出生的人》等現代戲,巡迴演出於閩東、閩南各地。謝培養創作的現代戲《張高謙》,參加1964年福建省第三屆戲曲現代匯演,被評為優秀劇目。1965年,劇團帶《張高謙》等劇,到瑞金、萍鄉、南城、南昌等地及湖南株洲市巡迴演出,並特邀江西省劇團導演矢明,導演了反映非洲氏族鬥爭題材的現代劇《赤道戰鼓》,回省參加各界人民春節慰問團,赴東海前線慰問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
1969年9月,劇團被解散,留下一批戲曲骨幹轉入壽寧縣文藝宣傳隊。1977年恢復劇團建制。現為定編50人,在編人員23人,退休藝人9人,縣財政撥款10.47萬元。近幾年仍在正月巡迴演出於閩東北各地。
(二)廷加洋北路戲班
廷加洋北路戲班建於20世紀50年代,如今己解散,據說朱則森的孩子和媳婦均在外搭班演山。
(三)壽寧縣鳳陽村北路戲劇團(民間)
壽寧縣風陽村北路戲劇團系民間業餘劇團,山當地村民自發組合形成,成立於1952年;演出劇目有30??40本之多,現有藝人30人左右,經常利用正月農閒期間巡演於閩東各地。
著名藝人
古田藝人陳金備
清同治、光緒年間,屏南縣的"北班"、"和順班"、"新福班"以演唱"平板"著稱。尤以古田藝人陳金備主辦的"新祥福"班最負盛名,被群眾譽為"北路一"或"上北路"。
藝人李俊弟
清光緒以後,京劇盛行,北路戲又吸取皮簧唱腔。民國16年,古田"新祥福"班出身的藝人李俊弟回到原籍福安洋頭鄉辦起"勝祥福"班,聘請浙江溫州等地"和調"(皮簧)藝人排練《施公案》、《濟公傳》、《粉妝樓》、《狸貓換太子》等連本戲,名揚閩東北諸縣。
現代發展
隨着各種文化的交鋒與衝擊,北路戲劇團的生存已成為新時期的一個文化盲點,北路戲劇種的繼承和發展問題正引起省內外戲劇界專家和各級政府的關注。北路戲面臨的困境牽動着許多人的心。劇團資金無着,生存維艱;人才流失斷層現象嚴重;北路戲遺產的挖掘、搶救和研究工作基本處於停頓狀態,這些都讓當地政府憂心忡忡。為此,在每年省市的"兩會"期間,有關領導都要提交搶救保護北路戲的提案,呼籲有關方面在政策、資金上予以扶持幫助,全力搶救和保護北路戲藝術遺產,並建議組建市級北路戲劇院,把它作為繼承和發展北路戲傳統藝術的主要陣地;增加投入,進行北路戲後備人才的培養;加大對北路戲的研究力度,發動群眾挖掘整理民間遺存資源;召開專門研討會,對北路戲的傳承發展進行研討規劃,並付諸實施。[2]
2006年6月,北路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地政府鼓勵劇團在傳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編排出更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劇目,以創新的觀念面向市場,使得古老的劇種煥發生機,獲得大多民眾喜愛。
壽寧縣當地許多職業中專開設了北路戲藝校藝術表演班、幼兒班。2010年11月份開始,表演班學員已開始嘗試上台演出,《賣水》、《單刀槍》等精彩劇目,受到民眾的歡迎。此外,當地政府正計劃改造建設北路戲劇院,以更好保護傳承古老藝術,使其發揚光大。[3]
如今走在壽寧的街頭巷尾,時常能看到民眾三五成群聚在一塊自學自演廉政北路戲。在數百年的演出活動中,北路戲總結出一套深為廣大觀眾所喜愛的表演形式,不管什麼腳色行當,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體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推動劇情進展。業內人士稱,這種對形體動作的強化和對人物內心活動的外化與唱腔緊密結合在一起,唱與做高度和諧,形成許多且歌且舞、兼文兼武的表演藝術形式,豐富了戲劇的表現力。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福建珍稀劇種「壽寧北路戲」的百年浮沉 , 中國新聞網 2015-08-02
- ↑ 寧德壽寧少年學子樂開腔 唱響「非遺」北路戲 , 快資訊 2019-07-16
- ↑ 北路戲不能沒傳人!民間傳承復興珍稀劇種北路戲 , 新浪網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