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
圖片來自ntdtv

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也稱北京民航總醫院傷醫事件)發生於2019年12月24日,是在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急診搶救室的一起殺害醫生事件。患者家屬孫文斌持刀割傷女醫生楊文頸部,終致楊文醫生身亡。

事發後,兇手家屬沒有任何愧疚和道歉,但中國民眾和輿論集體表達了對楊文醫生的哀悼。同時在北京三級醫院接待能力有限,醫療資源長期緊張的現實狀況下,孫文斌母親、患者魏某於事發前亦需面對這一現狀,中國網絡指魏某在其子殺人後,受到中國政府和醫院優待,獲得「調集了一切醫療資源」的治療。衛健委和醫院組織專家進行會診後,將她轉入北京朝陽醫院[1] ICU治療,享受VIP待遇,並免除醫療費用。這一系列消息,激起中國民眾反感。12月28日和29日的媒體報道相繼證實,北京市衛健委和醫院至少為魏某提供了,免除醫療費用、VIP待遇之外的一系列醫療優待。面對民眾反感,民航總醫院在30日,北京朝陽醫院在31日正式回應,相繼承認為魏某組織會診,以及「墊付」費用等一系列優待,但北京朝陽醫院同時強調提供的是「正常且必要的醫療救治服務」。事發前,民航總醫院拒絕將魏某由急診治療轉為住院治療,被外界認為是兇案的誘因,各界對醫院拒絕的原因多有推測,民航總醫院至今未予回應。

涉事患者

相關報道稱患者為魏某,或稱孫魏氏,她可能是歷史原因而無正式名字。魏某出於1924年,是北京市朝陽區的本地居民,亦是一名超轉人員,即因政府征地而由農業戶口轉為城鎮戶口的「農轉非」人員。對於此類人員,政府除提供與城鎮退休職工相同的醫保待遇外,亦給予相應的生活補助。她與兇手孫文斌為母子關係,孫是其最小的兒子,系無業人員,曾經在養殖業和屠宰業工作。或指其家屬依賴魏某獲得的生活補助生活,被外界認為是孫文斌的行兇動機。

事發前

魏某的治療過程

魏某做為95歲的高齡老人,有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依靠鼻飼營養生存。2019年12月4日上午7時許,兒女將魏某送至民航總醫院急診。副主任醫師、內科醫生楊文是值班醫生,亦是魏某的首診醫生。

4日,魏某進入醫院時,意識欠清,初步診斷為肺部感染。楊文醫生建議的檢查和藥品總費用共計約2700元,實際發生費用為508.54元。這是因為魏某家屬拒絕一切醫療檢查,僅要求輸液。楊文醫生開出營養液和『醒腦靜』給魏某。魏某輸液後,身體狀況無明顯好轉。12時50分,家屬簽字後,帶魏某離院。13時50分,因家屬感覺魏某身情況變差,返回醫院。此後的急診治療中,在病情無好轉的情況下,魏某家屬拒絕了醫生提出的進行醫療檢查的提議,表現出無接受魏某死亡的可能性。同時,「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

楊文同事指,在治療過程中,魏某家屬「不停地吵鬧、辱罵、威脅」,「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干架,小兒子(孫文斌)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如果)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醫護人員亦指魏某家屬情緒自她入院時就比較「比較激動」,最多時有七、八個家屬陪同,「每個人看起來都挺容易激動的」。

楊文醫生在24日遇害前,曾多次為魏某進行診療。其他醫生亦為魏某申請過醫療檢查。《財經》的報道亦指,在急診留觀治療期間,魏某家屬很少再拒絕醫生的診療方案。最終,魏某的醫療費用約為3.6萬元。民航總醫院在12月30日的通報中指:「在整個治療期間,家屬曾先後10次簽字拒絕檢查和治療。儘管如此,在醫護人員努力下,患者感染有所控制,腎功能不全改善,電解質趨於正常。」並稱「有關專家檢查患者並調閱有關病案材料後表示,前期診治過程規範、治療方案合理,患者情況較入院時有一定好轉。」

醫院拒絕魏某轉為住院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魏某家屬想將魏某由急診治療轉為住院治療,醫療費用亦會因此從個人自費轉由醫保承擔。魏某將享受90%醫療保險報銷的福利,或指魏某急診治療的年報銷額度為兩萬元,住院治療的年累計報銷額度為三十萬元。但魏某家屬的要求,因無病床而被民航總醫院拒絕。孫文斌姐姐指,這讓孫文斌覺得醫院故意將魏某限於急診治療,賺取醫療費用。醫院的拒絕被認為,是造成孫文斌不滿,激化醫患矛盾,最終殺害楊文醫生的誘因。

相關人物

涉事醫生

該事件中的涉事醫生楊文,於1992年9月開始在醫療領域任職。她曾在2003年非典期間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期間參與志願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