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北京第三十三中學)始建於1930年,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歷史的老校。學校現有校舍兩處,總占地面積9176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8890平方米。其中本校校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乙20號,毗鄰北京標誌性文化建築設施――首都博物館新館;分校校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白雲觀街北里11號,與距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北京現存唯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道教宮觀――白雲觀為鄰。

目錄

教學設施

學校共設有教學樓兩座,綜合實驗樓一座;建有設施完備、現代化水平較高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6個。附屬有先進的語音教室、計算機房、教師電子備課室,全部授課教室均按多媒體電化教學標準配置;建有一個能夠同時容納400人的多功能大禮堂。

學校有教學設備齊全的教學樓和塑膠操場[1];禮堂、多功能廳等設施齊全;36個教室統一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樓設備完善,擁有圖書館、各學科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

學校校園整潔,教學設施完善規範。整潔明亮的教學樓可容納1600名學生,由較大型的六個獨立體建築(樓房)組成,實驗樓面積2000平方米,具有功能齊全比較先進的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兩個計算機實驗室。音樂專用教室,信息網絡中心,音視頻編輯中心等專業教室;今年用了300多萬重新翻修了北教學樓,配置了齊全的教學設備;獨立的圖書館將於明年落成,面積有700多平方米,將具有電子圖書館,圖書館網絡檢索,圖書管理系統;7000多平方米的操場,有5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和120多米直跑道,為開學典禮和升旗儀式等重大活動及學生體育課、運動會提供良好場所。各種體育訓練設施齊備,可供學生體育鍛煉。2004年建的演播中心,不僅提供了有線電視節目,加入的6路校電視台還能實現轉播,完成錄課等任務。

學校領導認識到教學信息化是學校發展的方向。在市、區教委大力支持下,學校完成了所有的教室的多媒體建設,同時建立了教師計算機備課室,在三個年級開設的信息技術課早已成為我校的必修課。建立了學校網站及校園網,配備了清華同方和中教育星新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有了比較完善的網絡設備;禮堂裝修一新,設備齊備;多功能廳及接待室為召開各種會議,舉辦文藝演出和大型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全面發展

學校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融入多種學習方式,豐富和創造有生命活力的課堂。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各科目課程分類別、分層次設置了全部選修模塊。校本選修課程設置了文學與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與創新、技術與生活、體育與健康五類,三年中開設的校本課程[2]總數達146門。學校擁有科技俱樂部、陶藝社團、話劇社、電視台、DI頭腦創新思維社團、紅十字會、模擬聯合國、數碼攝影與後期製作、音樂沙龍等二十多個學生社團,並有金帆舞蹈團、管樂團、女籃、乒乓球隊等專業團隊。學校的文化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戲劇節、讀書節已經成為學生活動的亮點與品牌。學校在學生中實行義工制,以增強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視頻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相關視頻

沿着河岸向下走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金帆合唱團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2018屆畢業生回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