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光明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市光明小學,系原市屬重點小學,現有50個教學班,2100名學生,160多教職工。學校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成員」,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實驗基地」。現今,光明小學為三址辦學,逐步形成了集團化的辦學模式。

育人模式

北京市光明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1]的探討中,自96年提出「我能行」教育,在學生、教師、家長三個層面,從管理、教育、教學、家校協同諸方面,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為重點,全面育人,建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育人模式。

主校區

教育理念

北京市光明小學主校區是三個校區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教學設施及辦學規模最齊全的一個校區。光明小學在「能行」教育中,總結出八句話,即「相信自己行, 才會能行;別人說我行, 努力才能行;你在這點行,自己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爭取明天行;能正視不行,也是能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造才最行。」在學生教育中強調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予學生「十項權力」;承認學生的差異,提出「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就是成功;巧用激勵原則,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設了良好的環境。

課堂改革

光明小學注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整體導課堂、興趣貫課堂、練習進課堂教改思路的探索」,「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的研究」,「關於學生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探索」。總結出「我能行」課堂教學特色:更新觀念、倡導多元;尊重主體,強調過程;鼓勵參與,重視體驗;突出載體,強化育人;積極評價,促進發展。光明小學在新課程改革中,探索學生與教師發展性評價,以及進行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新課程改革落到了實處。

教育特色

光明小學在「我能行」教育中注重師生共同成長,強調教師在奉獻,付出的同時也在展示自己的生命價值,教育同樣是成就教師的事業。在教育教學中注意引導教師「找准自我,批評自我,超越自我,悅納自我」。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幫助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引導教師自我糾正教育教學行為,正確評價教師,形成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現有特級教師5名,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8名,區級骨幹教師近30名。光明小學把家長與學校的教育活動看做是現代教育的標誌。在「我能行」教育中,通過多種渠道,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開展親子活動,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永遠給家長希望」,幫助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使家長與學校形成合力,用積極的態度共同為孩子的發展創設支持環境。

所獲榮譽

光明小學先後被評為中國綠色學校[2]、中國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北京市精神文明標兵學校、北京市軍警民共建標兵單位,北京市十年衛生紅旗單位、北京市德育教育先進集體、北京市電教優秀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家庭教育先進校、北京市社區教育先進校、北京市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北京市優秀少年軍校、北京市少先隊工作示範校,成為京城乃至中國推進素質教育的示範。

北院寄宿部

(現其學生轉移到廣渠校區)

地理位置

光明小學北院寄宿部是光明小學三址辦學中的一處,坐落在北京市崇文區的幸福小區內,毗鄰崇文區區政府等地。寄宿部共有10個教學班,396名學生其中一、二年級共有住宿生137名。有50名教職員工為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服務,保證學生的住宿和學習順利、愉快地進行。

南校區

北京市崇文區光明小學落實全國及北京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更好地做到「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承辦了光明小學城南分校。光明小學城南分校是光明小學的組成部分,在光明小學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我能行」的辦學思路,推進素質教育。該校有12個教學班,近400名學生和30名教職工。2002年,學校在崇文區政府、崇文教委及北空、崇文園林局、崇文區計委、建委的關懷支持下,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新建了大門,建成了現代化風雨操場,裝修了樓道,安裝了閉路電視系統,初裝了計算機網絡線路,配置了多媒體教室,美化了校園,盡力為城南百姓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光明小學城南分校將會成為光明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探索中新的亮點,將為北京的教育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廣渠校區

原寄宿部,在廣泉小區附近。

新校舍採用了許多設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例如:圖書館、食堂、機器人教室、書法教室、小樹林、廣播室、舞蹈教室、地下體育場

新校舍的開放引起許多學校領導以及教委的關注,並前來參觀。

視頻

北京市光明小學 相關視頻

我能行——北京市光明小學
北京市「永遠跟黨走」歌曲傳唱活動,走進首都少年兒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