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Center for Quantitative Biology at Peking University,原北京大學理論生物學中心)是在李政道先生提議下、在北京大學有關領導的倡導和大力支持下組建的,目的是利用北京大學的多學科優勢,集中數學、物理化學力學、生物及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力量,從實驗與理論兩個方向開展關於生物學交叉的理論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研究工作。

目錄

簡介

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的主要動力及標誌之一是生命科學與工程和物質科學廣泛與深入的交叉融合。傳統學科的分割局面無法適應新型的交叉需求。為在這次科技革命中占得先機,從而在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北京大學經過細緻的研究論證和全面的規劃部署,在原理論生物學中心(2001年成立)基礎上發展建立了定量生物學中心(2011年底成立,簡稱「中心」),致力於推動生命科學向定量學科發展。中心的建設目標是成為在理論/系統/合成生物學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中心,帶動生命科學的發展。近期建設目標為在5年內建成世界的系統和定量生物學[1]科研教學中心,促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融合,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培養新一代的具有跨學科背景和突出創新能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心經過兩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科學家組成的高水準的定量生物學研究團隊,建立建全了高效的科研管理體制,逐步完善了跨學科研究生的培養機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創新性成果。利用所建立的高通量系統生物學實驗平台和計算生物學平台,與校內外生物學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為生命科學的定量化研究作出了貢獻。

機構規模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成員為北京大學最早意識到學科交叉與融合對生命科學發展作用科學研究人員的傑出代表。他們在本研究領域都做出過突出成績,並將主要研究興趣都逐步轉向與生命科學交叉的研究方向。中心匯聚了北京大學來自於不同學科但都對於生命科學具有濃厚興趣的學者,形成了一支交叉生命科學的研究團隊。中心的研究團隊於2007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個交叉學科創新群體項目支持,並在第一期項目結束時獲得了優秀的成果,於2010年得到滾動支持。該中心從2008年開始獲得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項目的連續支持。

定量生物學中心自成立以來,在團隊建設方面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匯集研究力量,開展協同合作研究。中心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通過邀請訪問、實地拜訪、組織學術會議、學術期刊刊登廣告等措施吸青年學者和著名科學家全職回國工作,對於短時間內暫時無法全職回國的著名學者通過開展合作研究和共同培養研究生的方式發揮他們的作用。同時利用跨學科研究的優勢,繼續從校內相關單位招募對於生命科學跨學科研究興趣濃厚學者。繼湯超博士於2011年9月從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全職回國並擔任中心主任以來,中心新從美國引進2名PI,從生科院新吸收進1名PI。目前有若干名中青年科學家正在洽談中,2名PI已通過聯合中心面試,預計於2014年全職回國工作。目前中心的研究團隊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講席教授1人,教授5人,研究員4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2]50餘人。中心成員分布於物理學院、化學學院、生命學院、數學學院、工學院、麥有力地推動了生命科學交叉科學研究。

視頻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 相關視頻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


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