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人工智能學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人工智能學會,成立於2009年8月7日,是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盛北街1號北工大軟件園A區5號樓310室的一個社會團體

目錄

基本信息

登記證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業務主管單位: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登記管理機關: 北京市民政局

社會組織類型: 社會團體

活動資金: 30,000 元

活動地域: 北京市

業務範圍: 開展關於人工智能[1]的理論研究、學術交流、科普宣傳、諮詢服務、成果推廣、專業培訓、編輯專刊。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李曉理

相關資訊

北京擁有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約4萬人 系列報告會走進中關村科學城

11月10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走進三城一區系列報告會—人工智能創新學術論壇之中關村科學城專場」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行。圖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王曉作報告。北京市科協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的人工智能企業超過1000家。我們初步統計,北京市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大概有4萬人。」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服務體系處副處長劉春哲說。

10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走進三城一區系列報告會—人工智能創新學術論壇之中關村科學城專場」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行。劉春哲在這場報告會上有此表述。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孟凡興表示,依託北京人工智能學會與韻網,在中關村科學城大力支持下,本次報告會共話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發展和學術成果。市科協踐行精益學術理念,創新學術交流品質,助力產業發展,服務北京科創中心建設。

孟凡興強調,繁榮首都學術交流,夯實首都科技創新基礎,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意義深遠。他希冀報告會繼續發揮學術交流對科技創新的基礎支撐作用,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成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11月10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走進三城一區系列報告會—人工智能創新學術論壇之中關村科學城專場」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行。圖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顧錁作報告。北京市科協供圖

「中關村科學城將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體系。」劉春哲說,並介紹了一系列做法。比如,大力推進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引進人工智能企業合作發展,除安防領域外,有序推動醫療、自動駕駛等領域技術落地;再如,引導社會資本聚集人工智能培育,海淀區已成立27.85億元人民幣的科學家基金,發布包括創新工廠等5支人工智能基金,作為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創新實踐。

在這場報告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左宗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王曉,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顧錁,北京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于欣波,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封雪,深思考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楊志明等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國際熱點、前沿動態,分享國內最新學術進展。

其中,左宗玉分享的課題關於固定時間穩定性與穩定控制,這與人工智能飛行器密切相關。王曉作了主題為「機器崛起:人工智能的歷史與未來」的報告。

有與會者表示,通過報告會發現未來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發展新方向,打開了新思路。此類會議更讓產業界與學術界相互協作、上下聯動,形成北京地區協同發展新格局,也將推動提升中國人工智能的高質量發展水平。

報告會採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參會的還有韻網創始人、北京創業孵育協會理事長顏振軍及來自全國範圍內的企業負責人、投資機構、專業孵化器人員、企業技術骨幹等130餘人,逾1.7萬人在線觀看直播,網上直播點擊量超過34萬人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