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雨岑(1904年一1969年),男,原名「玉成」,後改「雨岑」、「雨城」,齋名「覺庵」,別號「澹湖魚」,六旬後號巧翁。齋名覺盒、飲冰。安徽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人,珠山八友瓷板畫大師之一,擅長陶瓷粉彩花鳥。早年受華喦的繪畫藝術影響,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羅山人的繪畫藝術精髓,逐形成清新雅麗的繪畫風格。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生平介紹
祖籍安徽省太平縣,出生於江西省鄱陽縣。因太平軍與清軍在安徽激戰,祖父輩從安徽省太平縣逃難到江西,其父劉海清出生在鄱陽,是一個以打造銅器為生的銅匠。在鄱陽縣城,年幼的劉雨岑受鄰近一家裱畫店的影響,從觀畫到習畫,遂拜波陽知名畫家潘勾字(一說為潘陶宇)學藝,為其後到景德鎮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1922年劉雨岑離波陽到景德鎮發展,結識了陶瓷世家朱受之的女兒朱秋霞並與之結婚。秋霞女士自幼從父學畫瓷像,與劉雨岑婚後亦繪瓷像,漸在劉雨岑指導下改畫花鳥走獸等瓷藝作品。劉雨岑岳父朱受之,與當時景德鎮繪瓷大家王琦交往甚密,王琦對嶄露頭角又謙虛好學的劉雨岑十分欣賞,自己膝下無兒,遂將劉雨岑收為義子,這就是「珠山八友」中傳為佳話的「父子一對」。在此前後,劉雨岑還協助王琦創立「瓷業美術研究社」和「月圓會」。[1]
他年輕時代的陶瓷藝術作品極其工細, 以工筆手法繪出的《雄雞》《蟬》等花鳥草蟲類瓷板畫,畫工精美,栩栩如生。中年以後學習吸收惲南田、任伯年等國畫家沒骨法兼工帶寫的技藝,所繪花鳥布局簡潔,設色清雅,甜潤華滋。香港藝術館館長朱錦鸞先生曾撰文評價他在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為「簡潔利落,令人難忘」。劉雨岑瓷板畫受潘勾宇的影響頗深,二者同屬南宋花鳥畫中「折枝技法」,皆善於「捕捉自然界裡永恆的一剎那時空,把真、善、美凝結成畫」
1954年,劉雨岑就職於「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的前身——「景德鎮陶瓷研究所」,擔任藝術室副主任,曾赴北京參加首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大會,赴名山大川及全國各產瓷區和博物館參觀、考察、寫生,拓寬了視野,開闊了胸襟,並獲得與潘天壽、傅抱石、關山月等大師切磋技藝的機會。林風眠、唐雲、朱屺贍、王個蓉等大家,應邀來景德鎮時特拜會劉雨岑。劉雨岑與潘天壽堪稱莫逆之交,兩人書信往還甚密。為表達對潘天壽的敬慕之情,劉雨岑令善繪瓷像的夫人朱秋霞,親手繪潘天壽瓷板像贈送作紀念,潘天壽亦對劉雨岑之子劉平報考浙江美術學院多方予以指導和幫助。與藝術大師們的接觸、交往,使他的創作熱情高漲,技藝日臻純熟。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劉雨岑藝術上的高峰期,他設計出的數十種日用瓷畫面,被大量複製生產;繪製的陳設瓷作品,屢屢被《景德鎮瓷器選集》、《中國陶瓷·景德鎮彩繪瓷器》(中日合刊)等大型畫冊和全國多種報刊選載。1959年,劉雨岑榮膺陶瓷美術家稱號並被吸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國美協江西分會副主席,景德鎮陶瓷美協主席,江西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他在60歲生日時,取號巧翁,希望能活過77歲,再圖技藝變法,為陶瓷事業作出更多貢獻。可惜這耿耿痴心,毀於文化大革命那場災難中。l969年,劉雨岑於批鬥中精神失常、腦溢血突發辭世,時年65歲。 [2]
劉雨岑的瓷畫在取材、構圖、設色上別具一格,把文人畫風吸收進陶瓷藝術領域,整個作品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使陶瓷藝術作品從晚清陶瓷裝飾的煩瑣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藝術品。特別是劉雨岑在粉彩技法上的革故鼎新,創立「水點技法」,直接用「玻璃白」點出花朵形象,然後以含色料的水筆加以點染,色彩濃淡自如,花頭更顯活潑自然,在粉彩花鳥藝術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技法的創立,不僅是工藝技巧的創新,而且對粉彩花鳥藝術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命題,即中國寫意畫紮實的功底,與粉彩陶瓷工藝技巧相結合的創新。對吸收任伯年、惲南田、新羅山人的清新畫風來繪製粉彩陶瓷作品,「水點法」功不可沒。他創研繪製的「黑葉描金牡丹瓶」、「黑葉描金四季瓷盤」、「黃雀薄胎瓷瓶」等瓷藝作品,有的參加了1 6國陶瓷展覽,有的為故宮博物院收藏。[3]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審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醞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藝術風格
劉雨岑以畫花鳥著稱,不局限於專畫某物,畫路較廣,存世之作較多。20世紀30、40年代的花鳥畫,傳統風格突出,50、60年代的作品融入了裝飾性特點,模仿品以30、40年代作品為多,也有少量50、60年代的作品。從劉氏花鳥畫筆墨特點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早期作品,多以兼工帶寫的手法完成。畫面嚴謹,清麗韶秀,禽鳥的用筆尤為精緻,有的接近工筆一路。畫花葉時卻能稀處補枝,密處綴英,葉子的深淺、濃淡、枯濕等,力求生動有變化、有韻味,設色秀逸,處處可見匠心。
二是20世紀50、60年代作品寫意性較強,畫面更簡練。如50年代畫於景德鎮陶研所的花鳥四方筆筒,畫面構思精巧,筆法寫意,花鳥和蔬果筆墨纖秀工致,格調清新雅致,有任伯年遺風。另外,他在50、60年代的作品,還特別注重畫面與器形的結合,其中不少畫面是畫於「開堂子」裡面。
三是劉氏畫禽鳥的靈動性特點顯著,精細之中不刻板,筆情墨趣頗足,又能較好地把握粉彩料色的肌理變化,用以表現禽鳥茸毛的質感。以工筆手法表現得細微生動,意趣渺遠,妙詣獨到。而模仿品的筆法稚嫩、潦草、浮躁。劉氏筆墨之精妙,絕非一般之人一朝一夕能刻意求得。如以模仿占占與掃中劉氏作品真跡對比,以上幾點—睹自明。
從設色來看,一是花朵雙勾填彩,敷色嬌美鮮麗,葉子正側疏密有變化,色彩豐富,勾勒挺勁;二是秀石以扁筆斧劈皴表現,敷染淡青,講究冷暖;三是與主畫面相配的數朵閒花、幾片竹葉以及隨風青草,總是略施淡彩,以求傅色典雅、清新、明淨,達到輕拂丹青、以素淨為貴的畫境。而模仿品設色平板,染色少精妙層次變化,特別是色彩的冷暖過渡,不具漸次之微細變化。
劉雨岑創立了「水點桃花」技法,畫花時用含有色料的水筆,依次點染在相應大小的「玻璃白」底色上,既有傳統填色的粉潤效果,又具有畫意生動的韻味。劉雨岑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任伯年的筆墨技巧,他嫻熟地運用粉彩彩料,掌握油性特點,在堅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上,表現出繪畫藝術的韻致。他在文中寫道:「記得過去,我在瓷上表現桃花時,由於對料性掌握得不夠,以玻璃白摻染洋紅點出桃花,燒後成色發烏,後來經過反覆試驗,採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紅點出的辦法,才得出國畫桃花的效果來。由此可見,要用祖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國畫,來裝飾最具有優良傳統的瓷器,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我國民族文化中一朵永開不敗的鮮花,作為陶瓷美術工作者,除了要對料性、對瓷畫有豐富的經驗和技巧之外,還必須熟諳國畫用墨用色的技法。劉氏畫桃花風格獨特,技巧孤絕,是鑑別其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 [4]
題 識 印 款
劉雨岑的書法結體平穩,意度雍容,以行書題款,少見長篇題款,一般都是題寫一兩句詩文後,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見落款為:「雨城」、「劉雨岑寫」、「澹湖漁劉雨岑寫」或長題款「澹湖漁劉雨岑寫於珠山覺盫暖風和窗下」、「澹湖漁劉雨岑寫新羅山人大意於珠山覺盫之南軒」等。
常見印款為:「玉成」、「雨城」、「雨岑」、「平氏」、「竹」、「人」等。
影響
建國前,劉雨岑先後在「浮梁縣立陶業學校」、「珠山國瓷藝專」、「東方藝專」等校任教,教授中國畫和陶瓷藝術。其培養的王恩懷、徐亞鳳、詹鐵成等眾多弟子,大多數成為景德鎮陶瓷藝術領域中出類拔萃的人才。對景德鎮的藝術青年,他亦關懷備至。劉雨岑陶瓷花卉的小寫意畫法, 影響了一代代藝術青年。當今景德鎮陶瓷人物畫大師級的畫家王隆夫,曾慕名向劉雨岑學花鳥,劉雨岑亦不吝賜教,除夕夜擺開桌子,即席教畫花鳥,以後常教畫不輟,這對年齡相隔30餘歲的藝術家終成忘年交。劉雨岑對所有的藝術青年皆關愛有加,對年輕人尚不成熟的作品,他總是先多方熱情鼓勵,再指出不足。
劉雨岑去世後,其子劉平於1 975年以「水點桃花」技法設計了著名的「7501」瓷,即1 975年生產的第一號任務瓷,被海內外收藏家爭相收藏,並視為「最後的官窯」瓷。計有餐具、茶具、煙具,分釉上釉下兩種,釉上水點桃花、釉下梅花。燒制時窯溫控制恰到好處,既要有成熟的窯爐技術,又要有耐高溫顏料。7501瓷呈送中南海後,-再度會見基辛格時,以茶代酒與之碰杯,即使用了「7501」茶具。
作品欣賞
成就
劉雨岑用水點技法,設計了大量的高檔日用陶瓷。20世紀50年代末,他給輕工部陶瓷研究所附屬工廠設計的「水點桃花」茶具、餐具,進入了釣魚台國賓館,成為接待外國元首的用瓷。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如雨後春筍,幾十個駐外使館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如雨後春筍,幾十個駐外使館業已建立。鑑於使館的裝飾、日用瓷皆國民黨時代留下的日、英、德的產品,為加強民族自豪感,駐外使館紛紛向外交部提出以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瓷器替換外國瓷。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親自到景德鎮選瓷充實各駐外使館,成立了以劉雨岑為首的設計組,從器型到畫面進行全新設計,最終選定劉雨岑設計的多瓣、重瓣,以艷麗色彩象徵春天的「碧桃花」投入批量生產。
劉雨岑的作品,建國前的大都被海內外的收藏家珍藏;建國後在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創作的眾多珍品,大都收藏於國內外博物館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他與王步合作的《青花斗水點牡丹》陶瓷瓶,有他創作繪製的《春牡》《夏荷》《秋菊》《冬梅》墨彩描金盤,珍藏於景德鎮陶瓷館。他不僅創作了不少傳世作品,而且設計了許多日用瓷畫面。這些設計,有的投入了批量生產,有的做成了貼花紙,為提升景德鎮的日用瓷生產檔次,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劉雨岑的陶瓷藝術成就,得到我國著名戲劇大師田漢的稱頌。他在《贈劉雨岑先生》詩中寫道:「南枝如雪馥雄關,又在先生筆底看。何止珠山留勁腕,早傳春色滿人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