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和領導人劉少奇文物資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傳陣地,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劉少奇而修建的。該館坐落於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館區占地面積1300畝,主要包括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少奇同志故居、門樓廣場、銅像廣場、生平業績陳列館、文物館為主體的紀念場館。先後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十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博物館簡介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花明樓鎮,是全國惟一一座完整、系統的介紹劉少奇同志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也是全國最大的劉少奇文物資料收藏中心。館區占地面積1300多畝,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以劉少奇同志故居、陳列館、銅像廣場、文物館為主體的革命紀念區,以花明樓、修養亭、萬德鼎、劉少奇坐過的飛機、一葉湖為主體的旅遊觀光區。東距長沙50公里,南至韶山毛澤東同志故里30公里,已成為湖南省重點推出的「長沙-花明樓-韶山-張家界」名城名人故里游的重要中樞聯接點。

自1980年劉少奇故居重新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4000多萬人次,近年來,年均接待海內外觀眾100多萬人次以上,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李長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專程來館參觀。先後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十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廉政教育基地」,並率先在湖南同行業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ISO14001環境管理國際標準體系認證[1]

建築布局

綜述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占地面積1300多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劉少奇同志故居、紀念館、銅像廣場、文物館及花明樓、修養亭、萬德鼎、劉少奇坐過的飛機、炭子沖民俗文化館、劉家祖墳等景點。

故居

劉少奇故居是一棟土木結構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74平方米,共有房屋21間半,其中瓦房16間半,茅屋5間。故居於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1988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

紀念館

紀念館是介紹劉少奇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是一座集辦公及文物資料收藏、展覽、研究於一體的古典建築[2]。開館於1988年11月24日,建築面積4300多平方米,其主體是自由分散型園林式建築。正門上懸掛着「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匾額,是鄧小平同志1987年親筆題寫的。

銅像廣場

劉少奇同志銅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誕辰90周年時落成的,由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同志親自揭幕。廣場占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

文物館

劉少奇文物館於少奇同志百周年誕辰之際經中央批准,耗資200多萬元建成的。建築面積1530平方米,為三進三院式布局,集辦公、文物收藏、展覽於一體。文物館內設三個展廳,分別為劉少奇中南海故居—福祿居復原陳列和與少奇同志生平業績有關的其它專題陳列。

文化廣場

該廣場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要有萬德鼎、九龍柱。萬德鼎是用麻石以寧鄉縣境出土的國寶人面紋鼎為模型做成,鼎高3.9米,寬2.58米,重18.98噸,四面正中分別刻有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江澤民同志書寫的「德」字,另外還銘篆有9996個不同字體的「德」字。「九龍柱」是聳立在文化廣場周圍的9根3噸重的圖騰龍柱,高4米,直徑600毫米。

花明樓

樓高33.02米,共五層,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平面採取集中式布局,逐層上收,「花明樓」匾額由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赴朴初先生親筆題寫。

修養亭

修養亭是為紀念少奇同志的光輝着作——《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而修建的。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餘平方米,由前後兩個院落及小型集會廣場組成,是一座以當地民居形式為基礎,運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建成的仿古園林建築群,質樸大方、莊重典雅。「修養亭」由全國政協委員、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鐸題寫。

視頻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 相關視頻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特色黨課--共產黨人劉少奇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