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侍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劉侍讀》中國當代作家張強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劉侍讀

民國期間,在通往濟南的大路上,跑着一輛馬車。馬車後面跟着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劉侍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車後窗不斷傳出另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劉侍讀,天太冷了,你上車來暖和暖和吧!」這就是張家去濟南讀書的少爺——張主讀。劉侍讀說:「不了,少爺,我上車暖和暖和,再下來,就不擱凍了。」張主讀不滿意地說:「你自己願意下去的,又沒人叫你下去,只要我凍不着,還能讓你凍着,傻瓜!」

劉侍讀是張主讀爺爺半夜裡送回家來的小孩。爺爺給奶奶說:「這就是我那個不錯的同僚的孫子,他爺爺遭奸人陷害,被判滿門抄斬,我把他偷家來,算是給我同僚家留個根吧。咱拿着當親孫子對待,給人家說,就是你從街上撿來的孩子,留下來陪咱孫子讀書。留和劉同音,就叫他姓劉,侍奉咱孫子讀書,就是侍讀。根據這個意思就叫劉侍讀吧!」爺爺說完,連夜乘車回了外地。第二天,全家上下包括廚師、保母、護院、長工、短工幾十口人都知道了——劉侍讀是奶奶從街上撿回來的孩子,陪着少爺讀書,叫劉侍讀,或叫小侍讀,其他什麼都不知道。

幾年以後,劉侍讀陪着張主讀在老家讀完了私塾,這是陪着他去濟南讀書。傍黑天的時候,馬車在濟南張家門前停下,車把式牛二叫人來卸下米麵、豬肉、食油、白菜、蘿蔔等農產品,就到後院去放車餵馬。劉侍讀陪着張主讀到前廳給太爺爺、太奶奶報安。太奶奶說:「小侍讀,趕明天你們就去市立高中讀書,你的外邊就穿去年穿的那件皮袍,已經放到你的床上了。去年沒大穿,還挺新鮮。今年沒有給你做新的,趕明年再給你做。明天早晨吃過早飯別忘了到賬房裡領幾個錢,中午你們就在學裡吃飯。晚上牛二去接你們。」劉侍讀和張主讀同時答應着,劉媽就端上飯來了。晚飯是胡辣湯和小米煎餅,四樣鹹菜——豆腐乳,香椿芽,五香蘿蔔乾,辣菜疙瘩。

吃過晚飯以後,太奶奶說:「你們回屋去吧,今天怪累的就不用過來請安了。你們過去讀一會書就睡覺吧,鋪已經給你們烘好了。」

第二天早晨,牛二按時把他們送到學校里。劉侍讀陪着張主讀學習,享受學生一樣的待遇,因為太爺爺也為劉侍讀交了學費。只是劉侍讀在課前得準備好——課本、記錄薄、作業薄、筆墨等學習用品。中午下了課,劉侍讀先到食堂看了看,回來對張主讀說:「少爺,今天中午主食有香油果子、蔥花油餅、白面饅頭、牛肉拉麵、豬肉混沌、小米糊餖等;輔食有黃豆芽、綠豆芽、白菜豆腐、芹菜肉絲、大蔥燉松肉、羊肉丸子等。咱吃什麼呢?」張主讀說:「一人一碗牛肉拉麵,你要大碗的,我要小碗的;輔食:要上一個羊肉丸子,一個白菜豆腐。早晨領的這些錢咱儘量都花淨,要不以後就不給咱這麼多錢了。」劉侍讀買回飯菜,兩個人就坐下來,一塊吃飯。吃完了飯,兩個人在校院裡玩了一會就上課了。下午放學,牛二準時來到校門口,把他們拉回去。回來以後先到太爺爺、太奶奶屋裡報安。太爺爺詢問學習情況;太奶奶詢問飯菜情況,囑咐一些應該注意的事。接着就吃晚飯,吃完晚飯,就回屋讀書,讀到晚上九點鐘,就到前院給太爺爺、太奶奶請安,然後回屋睡覺。半夜裡,張主讀醒來了說:「侍讀哥哥,我尿尿。」睡在下頭的劉侍讀就起來,給張主讀拿來尿壺,讓他尿尿。有時候他要喝水,還得洗洗手,給他倒上一杯水,兌上點涼的,讓他喝了。好在張主讀一晚上就尿一次尿,劉侍讀也跟着尿一次,倒也不耽誤睡覺!在老家是這樣,在濟南家裡也是這樣,劉侍讀都習慣了。

這樣在濟南的學習生活又過了幾年,劉侍讀考上了公費的北京大學,張主讀就回到家鄉接管了家業。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的時候國民黨的廣播電台女播音員廣播:「中國軍事專家留美博士劉侍讀乘坐美國飛機巡視中國戰場一周……」就在這次巡視完畢,劉侍讀沒下飛機就被美國人劫持到了美國。從此劉侍讀就在中國銷聲匿跡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美關係有所緩解。劉侍讀得以有機會回到祖國,他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張主讀上墳。張家祖林在整平土地時早已夷為平地,現在已經種上了莊稼。劉侍讀堅持要上墳,張家後人領着他來到張家祖林。祖林的玉米已經黃葉,稼地兩邊的白楊樹開始落葉。墳墓早就沒有了,劉侍讀圍着玉米地轉了一圈看了看,就在路邊上點着香,燒了冥幣。一陣風吹來,冥幣的紙灰紛紛飛進玉米從中自然落地。這正是:

白楊淅瀝根下土,

侍讀歸來祭主讀。

冥幣化作紙蝴蝶,

飛進稼地覓白骨。[1]

作者簡介

張強,平陰縣安城鎮退休教師,中共黨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