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陳婕翎台北30日電)第3劑COVID-19疫苗最快明年元旦後開打,如何選廠牌備受關注。衛福部專家李秉穎說,前2劑打mRNA疫苗者,第3劑可維持原本廠牌,接種AZ或高端者,第3劑則可自選廠牌。
-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8日開會討論決議,6類染疫及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可於接種第2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3劑,最快明年元旦開打。
分貝(decibel)是量度兩個相同單位之數量比例的單位,常用dB表示。
- 「分」(deci-)指十分之一,個位是「貝」或「貝爾」(bel,紀念發明家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但一般只用分貝。
- 分貝(dB)是十分之一貝爾(B):1B = 10dB。1貝爾的兩個功率量的比值是10:1,1貝爾的兩個場量的比值是{\displaystyle {\sqrt {10}}:1}{\sqrt {10}}:1。
- 場量(field quantity)是諸如電壓、電流、聲壓、電場強度、速度、電荷密度等量值,其平方值在一個線性系統中與功率成比例。
- 功率量(power quantity)是功率值或者直接與功率值成比例的其它量,如能量密度、音強、發光強度等。
- 分貝的計算,依賴於是功率量還是場量而不同。
- 分貝主要用於度量聲音強度用dB表示。
- 分貝是以美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的名字命名的。
- 分貝是較常用的計量單位。可表示為:
- 1. 表示功率量之比的一種單位,等於功率強度之比的常用對數的10倍。
- 2. 表示場量之比的一種單位,等於場強幅值之比的常用對數的20倍。
- 3.聲壓級的單位,大約等於人耳通常可覺察響度差別的最小分度值。
- 分貝最初來源於長途電訊的計測,後被廣泛應用在電工、無線電、力學、衝擊振動、機械功率和聲學等領域。
- 分貝是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是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的級差單位,表示為dB,其定義為:「兩個同類功率量或可與功率類比的量之比值的常用對數乘以10等於1時的級差」 。
音量與分貝的關聯
- 音量的 dB--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知道dB是與某個基準Fref比較的倍數得來的,他是一個倍數的表示法。
但用在音量測量上,是以多少來當作基準呢?
- 音量的dB是以聲壓20μPa為基準,這個聲壓據信是人可以聽到的最小聲音。
- 100 dB的噪音,聲壓並不是20μPa的100倍喔,而是10萬倍。
- 一樣的增量 不同的能量--來看個數字的比較,聲壓的120dB與100dB在數值上雖然多了20%, 但在聲壓上可是多了10倍喔,你會覺得音量大很多。
- 而2 Pa與2.2Pa在聲壓雖然多了20%,但你不會覺得音量有差別。
- dB值得好處就是,只要數值大的一方,就真的是很大,這樣大家應該弄清楚了吧。
- 分貝是一個對數單位(logarithmic unit)的測量值,用來表示相對於某一特定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是功率power或者是強度intensity)大小。
- 因為分貝是兩個具有相同單位的物理量的比值,所以分貝是沒有單位的物理量(dimensionless unit)。
- 分貝是另外一個物理量─貝(bel)的十倍,貝是一種音量比率的單位,算是很少見的單位。
- 在科學研究,或者是工程領域(engineering),分貝在測量的應用上都具有很廣大的用途,尤其是聲學(acoustics)、電子學(electronics)和控制裡論(control theory)。
- 例如,使用分貝可以很方便地表達很大或者是極小的數字,而且分貝的對數尺度也大約地對應人類對於光學與聲音的認識。此外,對數也有利於使用簡單的加法與減法就處理比值的乘法運算(multiplication)。
- 分貝表示聲音的強度或響度,也就是音量。
- 零分貝的設定,是根據聽力正常的年輕人所能聽到的最小聲音所得到的。
- 每增加10分貝等於強度增加10倍,增加20分貝增加100倍,30分貝則增加1000倍。
- 相對於0分貝的,一般的耳語大約是20分貝,超靜音冷氣機的音量是33分貝,極安靜的住宅區40分貝,一般公共場所50分貝,交談約60分貝(所以若兩耳的聽力皆超過60分貝,交談便會產生困難,會出現說話像吵架的情形),交通繁忙地區85分貝,飛機場跑道120分貝。
- 一般而言,聽力於25分貝以內者為正常。
- 25-40分貝為輕度聽力障礙,40-55分貝為中度,55-70分貝為中重度,70-90分貝為重度,90分貝以上為極重度。
- 在音響的音量旋鈕上經常會看到dB這個字樣,而且最小的音量還會標示為負值,例如-90 dB 之類的。
- 為何音量標示不直接用0~100就好了,而要使用一個看起來很不直覺的標示方式? [1]
高分貝環境與聽力退化
- 65歲後聽力退化 3成中耳炎未癒造成--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指出,全台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人就有1至4人有聽力受損情形。
- 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
- 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
- 造成聽力障礙的原因繁多,65歲以前聽力退化者多數為基因遺傳,65歲以後有3成患者是早期慢性中耳炎未妥善治療,造成耳膜破洞後,長期下來因髒污影響內耳神經所導致;
- 部分患者才是因慢性退化與環境、噪音、疾病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
- 黃韻誠表示,最適合戴助聽器的族群為中度聽力障礙者,但多數患者在聽力受損之初不以為意,認為是老化自然現象,未即時配戴,而錯失黃金矯正期,一旦嚴重到重度聽障時再配戴,即使聽到聲音,患者也可能因大腦長久未接收聲音刺激而退化,喪失語言辨識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 戴助聽器雜音很吵?醫:選配錯誤導致--當聲音經由外耳道、耳膜、三小聽骨、鐙骨時會被逐漸放大,最後透過耳蝸內淋巴液的震動使聽覺毛細胞擺動,產生神經衝動,大腦就能接收到外界訊息,解讀聲音。
- 助聽器好比微小型擴聲設備,能將聲音依據聽力障礙者的情況做不同程度的放大,再透過上述聽覺傳導系統送至大腦。**許多民眾有「戴助聽器會越戴越不清楚」的錯誤認知,黃韻誠表示,此種情況多為助聽器選配錯誤所導致,每個人耳道的長短寬窄不一,因此同一款型助聽器不適用每位患者,若助聽器無法與耳朵密合,將導致聲波形成亂流,成為嘈雜聲響來源。
- 黃韻誠提醒,戴助聽器前應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聽力狀況及語言辨識能力,再由聽力師協助選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切勿隨意購買便宜商品,以免造成反效果。
- 民眾應減少長時間戴耳機與長時間處於高分貝環境,若有聽力退化情形務必把握黃金時期及早就醫。[2]
參考來源
- ↑ 請問分貝是如何計算?. 學識知識服務網. 2016-11-16 [2021-11-30] (中文).
- ↑ 抗拒戴助聽器不矯正 大腦恐退化喪失語言辨識力. uho優活健康網. 2021-08-06 [2021-11-3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