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真州·千金犯險脫旃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出真州·千金犯險脫旃裘》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作品之一。
文天祥多有忠憤慷慨之文,其詩風至德佑年間後一變,氣勢豪放,允稱詩史。他的著作經後人整理,被輯為《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時,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1]、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諡號都為"忠",即為此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 |
千金犯險脫旃裘,誰料南冠反見讎。 記取小西門外事,年年上巳哭江頭。 |
” |
— [南宋]文天祥 |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 )人,他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2]"。
從容殉國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才又吃飯。到達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待天亮。於是移送兵馬司,令士卒監守他。當時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員,王積翁說:"南宋人中沒有誰比得上文天祥的。"於是派遣王積翁去傳達聖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一死報國。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王積翁想與宋官謝昌元等十人一起請釋放文天祥為道士,可是留夢炎不同意,說:"文天祥放出後,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於何地?"於是此事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藉口,結果沒有被釋放。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3]。
史書評價
《宋史》[4]: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視頻
出真州·千金犯險脫旃裘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歐陽修簡介,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
- ↑ 宋末三傑分別是誰?他們最終都是什麼結局?,搜狐,2018-05-04
- ↑ 【正氣文化】《文天祥從容就義》原文及翻譯 ,搜狐,2020-10-20
- ↑ 宋史,文學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