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蒙古圖書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西路,地處市中心地段,北與內蒙古飯店相對,東與滿都海公園相鄰,西與呼倫南路街心花園相接,距大學區較近,是讀書學習理想之地。內蒙古圖書館設計既突出民族地區特點,又融合現代特點,建築規模宏大,造型莊重美觀,猶如一座知識殿堂矗立在烏蘭察布西路的南側,是自治區首府一處美麗的文化景觀。2015年11月1日,內蒙古最大的少兒圖書館——內蒙古圖書館少兒館正式開館。

2018年8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內蒙古圖書館被評為「一級圖書館[1]」。

歷史沿革

內蒙古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可上溯到清光緒37年(公元1908年)

11月歸化城副都統三多在舊城小東街文昌廟內創辦的「歸化城圖書館」。1925年改名為「綏遠省立圖書館」。日寇侵占期間,蒙古文化館改為蒙古文化研究所,並於1942年遷往張家口。1945年由於戰亂,原蒙古文化研究所的藏書損失過半。1947年4月,綏遠省政府將殘餘圖書運回歸綏,於11月4日恢復省立圖館。1949年8月,省立圖書館遷入原省立民立教育館舊址,成為綏遠省社會教育推行委員管轄下的圖書館。1950年5月,奉綏遠省文教廳的指示,在原綏遠省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的基礎上籌建省圖書館。先在工人文化宮後的小院開辦了一個圖書室,同年10月,該室遷至新城鼓樓,正式命名為「綏遠省人民圖書館」。195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時,在呼和浩特人民公園內建成建築面積2830平方米館舍,設計藏書容量30萬冊。該館舍於1957年3月竣工使用,於5月1日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周年之日,由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親自剪彩開館。

1965年12月,內蒙古科學技術圖書館併入內蒙古圖書館,成為內蒙古圖書館科技部。1984年5月又將科技部交給內蒙古科委。圖書館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藏書由建國初期的3萬餘冊增加到140餘萬冊,遠遠超過了館舍原設計藏書容量。

1985年內蒙古政府決定新建內蒙古圖書館。新館地址位於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西路,占地2.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設計藏書容量300萬冊,主樓四層,書庫九層。1995年4月8日,新館建設破土動工,1997年7月8日竣工,1998年5月28日新館正式開館接待讀者。新館開放後,每年接待讀者50多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公共圖書館。

新館開放後,每年接待讀者50多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公共圖書館之一。

場館結構

內蒙古圖書館本館主體六層,主樓四層,書庫九層,總占地面積28311.90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5266.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508.04平方米。建築主體坐南向北,總藏書設計容量可達300萬冊。本館擁有7個外借服務窗口、

20多個不同類型的閱覽室,近2000個閱覽席位。除古籍等少數珍貴文獻外,其餘採用大範圍開架借閱的服務模式。另外根據內蒙古民族地區特點和館藏民族文獻的特殊性,館內專門設有蒙文經卷特藏庫和地方文獻閱覽室。

內蒙古圖書館建成於內蒙古自治區「八五」期間,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獻禮項目,它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開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現代化公共文獻信息中心,主要業務工作已採用自動化管理,將為實現數字化[2]、網絡化,建設數字圖書館奠定基礎。除向讀者提供完善的文獻借閱、參考諮詢服務外,還設有高標準的多功能廳、電子閱覽室,為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宣傳教育功能、滿足讀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繁榮內蒙古自治區文化事業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將發揮巨大作用。

館藏資源

周禮節訓六卷/(清)黃叔琳撰.—清乾隆43年(1778)刻本

版框高14.5厘米,寬11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卷末題:嚴鐵樵讀,書中有大量批較。萬氏秘傳片玉痘疹十三卷/(明)萬全撰.—清初刻本

版框高19.5厘米,寬12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為該書的最早刻本。

綏遠通志稿一百卷/綏遠通志館纂.—稿本

版框高21厘米,寬15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是內蒙古地區唯一的一部通志

秦氏叢譚六卷/(清)秦煥撰.—稿本

版框高16.5厘米,寬10厘米

內蒙古圖書館藏

此書是宋着名詞人秦觀後裔無錫秦氏的族譜。

視頻

內蒙古圖書館 相關視頻

蒙古國參觀內蒙古圖書館
內蒙古圖書館《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