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隆堡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興隆堡初級中學,1958年設立,2008年廢止的地名

地名含義

寓意為教育事業繁榮發展,各業得以生機勃勃。

歷史沿革

1958年建校,名稱為彰武縣第七初級中學,1969年起為彰武縣興隆堡公社中學,1984年起為彰武縣興隆堡鄉初級中學,2003年起為彰武縣興隆堡初級中學,2008年2月撤消。

學校簡介

新民市興隆堡學校成立於2004年8月,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3.6萬㎡,建築面積1.43萬㎡,建有教學樓、綜合實驗樓、學生公寓、師生食堂、幼兒園等。現有9個學年部,34個教學班,1218名學生和108名教職工。學校基礎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典雅,管理科學規範,藝術、科技教育特色效果顯著。

辦學條件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改變辦學條件,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構建和諧校園。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創品牌學校,育有智慧新人」的辦學理念,以「辦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育有特長的創新型學生」作為辦學目標,以改革、發展、創新為主線,遵循「重內涵、求質量,創品牌,謀發展,細管理、促和諧」的辦學思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通過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內部體制管理,強化德育和藝術教育,形成規範和諧的教學秩序,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了「勤學善思、不斷進取」的學風,「勤奮耕耘、求真務實」的教風,以及「勤學健體、明理守信」的校風,全校師生精神振奮,積極向上,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建校至今,各級主管部門共投資1800萬元,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最佳結合,我校現有語音教室1個,計算機教室4個,多媒體教室43個,共有計算機230台,並率先實現了「班班通」,為素質教育的推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辦學特色

學校本着「優美、靈動、人性、生態、書香、實用」校園規劃理念,建文化廣場、活動區和校運停車場各一個。校園綠化正在向立體化發展,鋪設草坪8000平方米,栽種綠化樹木20多個品種,綠化覆蓋率達40%。學校沒有裸地,除綠化區外全部進行硬覆蓋,其中彩磚1200平方米。實現每個景觀小區都有獨到的特色,都賦予一定的含義。

學校專任教師中,達到本科學歷的有56人,達到專科學歷有31人,他們發揚勇於拼搏、敢於創新的精神,教學、教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國家級優秀課教師2人,省級優秀課教師15人,市級優秀課教師56人;獲國家級論文12篇,省級論文45篇,市級論文63篇;在科研課題研究活動中,有5項科研課題分別獲得了國家級、省級、瀋陽市級的研究成果。

作為遼寧省標準化農村九年一貫制[1]寄宿制學校,興隆堡學校先後接待了省內外各類參觀、考察團80餘個,接待總人數達2000餘人次。中央教育部副部長陳希、魯昕、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鄭增儀、遼寧省省長陳政高、遼寧省副省長陳超英、省教育廳廳長魏小鵬、副廳長王燕玲、瀋陽市市長陳海波、原市委常務副市長趙常義、市人大副主任徐璐、副市長王玲都曾來校考察、指導工作,對學校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在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關懷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興隆堡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標準化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遼寧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遼寧省歌滿校園先進學校」和「瀋陽市中小學常規管理示範校」、「瀋陽市農村控輟先進學校」、「瀋陽市教育信息化先進集體」、「瀋陽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瀋陽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瀋陽市綠色學校[2]」等幾十項榮譽稱號。

回顧走過的路,艱辛和快樂同在。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本着對學生、對家長、對教師、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新民市興隆堡學校有決心、有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將不斷加強學習、深入思考、大膽實踐、勇於創新,讓學生因我們的教育而改變命運,讓教師因我們的服務而體驗生命的幸福和精彩,讓社會因我們的努力而更加和諧美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