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埠農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關埠農業中學1958年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大躍進」運動,工業上「大煉鋼鐵」,農業上「改土深翻」。教育戰線上,陸定一在《紅旗》雜誌第七期發表了《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文章,明確提出全國學校實行勤工儉學和開辦農業中學的兩項措施,從理論上指導社會主義辦學的方向。「農業中學是一種民辦的半工半讀的職業(技術)學校,這種學校既解決學生升學的要求,又為農業生產準備技術人才。」於是,全國各地大辦農業中學。

辦學歷史

處於省尾國角的潮陽縣在教育領域也大舉躍進,當年就增辦了潮陽縣衛生技術學校,潮陽縣中等農業技術學校,潮陽縣工業技術學校[1],潮陽縣中等師範學校等。除了新辦學校,新學年開學的9月份,潮陽第十中學(潮陽四中)辦起了勤工儉學班,半天勞動半天上課,很多鄉村小學同時增設初中班,俗稱「帶帽初中」。

除了行政規劃之外,其實也跟「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實際情況有關。就關埠來說,全公社只有潮陽第十中學負責中學教育,「十中」的招生名額又十分有限,入學前有嚴格的升學考試,考得上的畢竟是少數,有大量的適齡兒童無上學的機會。為了解決這些學生的學習問題,教育領域實行「兩條腿走路」,在原有公辦教育的基礎上增加「民辦」教育。公辦教師的工資由政府負擔,民辦教師的待遇以基層集體統籌,學生入學在生產隊扣工分,教師工資以記工計酬,學校不收學費,民辦教師不發工資[2]

然後大家遇到的實際問題就是教育資源奇缺,沒有課桌椅,學生自己解決,沒有合適的場所,各村的祠堂都基本利用起來了,只能挖掘各自的老爺宮。教師緊缺就不好解決,一個階段後,這些初中班不得不進行合併。潮陽教育局也知道這種情況,根據政策順理成章增設關埠農業中學(以下簡稱農中),把各個分散的初中班集中起來,教育資源得到優化,也便於管理。

當年各個學校的條件都有限,如何找到一個可以辦學的地方也頗費腦筋。下底村有兩處清代府第,分別辦了潮陽第十中學和下底中心小學,已經沒有多餘的地方可以啟用。

關埠公社1949年後在田東村「三壁連」辦公,這是沒收地主階級的一座大房子,後來綜合考慮到多種因素還是回遷關埠。田東村在小北山山麓鏡頂有一處民居,本來是要新創寨的地方,但時間還比較短暫,規模不大。政府就看中這個地方,通過徵收民房,把原來的居民遷移到公社空出來的「三壁連」里安置,鏡頂就成為關埠農業中學的校址。

這是一座專門設計的有整體規劃的聚落,中間一座祠堂(留空),左右各有一座下山虎,後邊有一排巷厝,前面有闊埕、東西圍牆,一排房門朝里的巷厝倒壓過來,圍牆左右開有兩個寨門。圍牆外有一坑溝從洋貝牛窟湖經過百畝湖向波頭方向蜿蜒而過,作為學校取水用水的來源。聚落後面有三幾級梯田狀的平坡地,用來種菜或種果樹。鏡頂聚落面朝東北方向,後背緊靠小北山,前面遠處有榕江繞過,屬雙重過水結構,是一處風水寶地。尤其令人稱奇的是鏡頂聚落後面小北山山麓有兩棵巨大的古松,生長時間悠久,樹身巨大,遠在炮台坐船過渡的人往小北山一望,就能見到巨松的身影。

農中老圍牆,幾乎是唯一的現存物

查明隆慶版林大春的《潮陽縣誌》,卷六《輿地誌·山川》可以看到如下記載:「又北三十里曰麻田山……有木焉,其狀如樟而黑理,其葉赤有香,其中空,居之無署。」林大春是潮陽人,本地人編本縣誌,採訪方便,親眼所見也有可能,這處景點應該可信。麻田山距離鏡頂不到一公里,林大春所記載的巨木有可能一直活到現代。

根據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政府劃撥了相應的資產,農中繼承了田東村山麓的芒果、橄欖、荔枝、楊梅、黃梅、土竹等果園和2000多畝山地。在田東村、洋貝村交界有一處叫做「百畝湖」的水田,實際面積50多畝,劃歸農中耕種。鏡頂東側有一處池塘,也歸農中養魚。在山頂還有一處洋貝、樹下交界、產權有爭議的地方,叫做「大寨純」,關埠公社陳木源當書記期間(1961-1968)乾脆也劃歸農中管理,是黃禮樂老師帶領一班學生進駐山頂種植30多畝茶的地方,農中停辦後產權歸關埠公社集體所有,俗稱「公社山」或者「公社林場」,也就是後來的知青點。

建校初期

有了校址,有了機構,就會有老師和學生。校長是轉業軍人上底人黃惠明,教師就由各村辦勤工儉學班的人員構成。來自洋貝的黃接明,任教導主任,三年後的1961年9月調任西平小學校長,教導主任由洋貝人黃接彥接替。來自上底的黃元暢,任生產處主任兼團委,《農業基礎知識》老師。來自巷內的林潤城老師年紀最大,任總務,兩年後,因數路有10多元錢出入,被撤職,由在上倉辦學的黃禮樂老師代理,黃老師教數學。本來說好是代理的,每代理完一年,黃老師就向校長辭職,但黃惠明校長信任他,就一直令他代下去,一代就是七、八年。最後,黃禮樂老師堅決辭職,才由留校的第一批畢業生東湖人陳淑嬌老師接代。來自石井的葉盛滿任團委書記,教語文,工作5年後村領導看中他,調任玉二村會計。黃蹤光老師教政治,負責軍訓。原奎光書院辦補習班的孫漢昌,物理老師。工友:下底人黃順河,農田負責人,照顧2隻耕牛,負責駛田等工作。洋貝人黃謝經,原關埠公社在洋貝村辦養蠶場,後割入農中。橋頭人黃歌壯,負責廚房炊事,後來增加洋貝人黃連從。

基礎建設

1958年10月12日,由黃惠明校長帶領的第一批人員開始進場,對剛剛搬離的房子進行修繕,以學校的形式進行改造,教室、教室里的配套,教師房間及其配套,學生宿舍及其配套,各個功能處室,廚房,男女廁所等等都需要考慮。一些簡單的門窗戶扇講台黑板,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廚房的大爐灶有技術要求的就請關埠建築隊負責。

萬事開頭難,諸事雜亂,第一批人員的艱辛是很難想象的,黃禮樂老師經常用披荊斬棘來形容。一直到1959年9月,第一批進場人員連續11個半月只有埋頭工作、沒有領到工資。大家都是年輕人,鄉里實行公社化,學校負責伙食,也就無什麼牽掛。每月象徵性的發2.42元補貼,按月發放工資後補貼每年核定為26元。

經過8周的辛苦工作,1958年12月6日正式開學。葉盛滿老師從石井帶來了120多人,黃禮樂老師從上倉帶來了20多人,黃接明在洋貝、黃元暢在上底帶來了30多人,其他學校的學生陸陸續續也來了,總共180多人。編成4個班級,由20多名教職員工共同負責教學教育工作。新辦學校,教師積極性很高,學校蒸蒸日上,很快進入正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