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於司馬遷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於司馬遷之死》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司馬遷之死是有問題的。

裴駰《史記集解》在《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最後一句下,引衛宏《漢書舊儀注》:「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獄?

死而?削。

陳」壽去之《三。國後志坐·舉魏李志陵·,王陵肅傳降》匈:奴「帝,故(曹下叡遷)蠶又室問。司有馬怨遷言以,受下?刑之故,內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遷也。』」

葛洪《西京雜記》(偽托為劉歆遺書)卷六:「〔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王下肅遷所蠶言室與。衛有宏怨大言抵,相下?同?獄,死?雖。」不及「下獄死」事,但明言武帝「隱切」(心懷刻毒)。司馬遷以直言之故,至魏明帝時猶被「切齒」痛恨,可見其遭忌之深。

葛洪殆即根據衛宏,或者與衛宏同根據另一史料。

「下獄死」事,必世有流傳,故衛宏、葛洪均筆之於書,諒不能無中生有,以歪曲史實。

司馬遷死得有點不明不白,其實在《漢書·司馬遷傳》中也露了一些痕跡。班固序述司馬遷生平只到轉錄了《報任安書》而止。《報任安書》是充滿了「怨言」的。傳後的贊裡面說:「嗚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即指《報任安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文以悼嘆出之,在「既陷極刑」之後,又悲其不「能保其身」,足見司馬遷之死確實是有問題了。

桓寬《鹽鐵論·周秦篇》文學(讀書人)所言:「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後世,故無賢不肖莫不恥也。今無行之人,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禮義,恆於苟生。何者?一日下蠶室,創未瘳,宿衛人主,出入宮殿,得由受奉祿,食大官享賜,身以尊榮,妻子獲其饒;故或載卿相之列,就刀鋸而不見閔(憫)。」

這些話裡面說的是「今」,當然是指離昭帝始元六年(鹽鐵會議召開之年)不遠的年代,而同時所指的「或」,當然也會是離始元六年不遠的人。這樣的人既「下蠶室」,因而「載卿相之列」,而又「就刀鋸而不見憫」,這所指的不可能就是司馬遷嗎?《漢書》明明記載着「遷既被刑之後,為中書令(皇帝的御用秘書),尊寵任職」,這可以說是「載卿相之列」的。「就刀鋸」當然也有程度的不同,但在既「下蠶室」之後又「就刀鋸」,不就是暗指司馬遷的再度下獄致死嗎?司馬遷到了三國時代都還為曹丕所「切齒」,西漢的讀書人要說他「就刀鋸而不見憫」,也正合乎情理的。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作於漢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九三年)十一月。依據司馬遷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來計算,到太始四年他剛好滿了四十二足歲。因此,張守節《史記正義》說「按司馬遷年四十二歲」和司馬貞《史記索隱》說司馬遷於元封三年(公元前一〇八年)「年二十八歲」便並不矛盾了。只是前者說的是足歲,後者說的是虛歲,故相差一年。

這位偉大的歷史家在既受宮刑之後,又得到不自然的死,是愈益足以增加我們的敬仰和惋惜的。關於司馬遷下獄死事,前人多不相信;但從種種材料看來,沒有堅實的理由可以完全加以否認。[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