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霍起義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霍起義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於2009年4月竣工並布展,5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六霍起義紀念館為徽式四合院內走廊仿古建築,是六安市9個紅色旅遊首批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陳展分為《山雨欲來》、《獨山暴動》、《蘇區春秋》、《紅旗飄飄》和《豐碑長存》五個部分,再現了獨山暴動、六霍起義和蘇區春秋的壯麗畫卷,展現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體現了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戰鬥、不怕犧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

基本介紹

六霍起義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於2009年4月竣工並布展,5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為188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180平方米,布展面積為800平方米。陳展分為《山雨欲來》、《獨山暴動》、《蘇區春秋》、《紅旗飄飄》和《豐碑長存》五個部分,再現了獨山暴動、六霍起義[1]和蘇區春秋的壯麗畫卷,展現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體現了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戰鬥、不怕犧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

實用信息

一、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17:00(16:30停止取票)免費開放,周一休館維護。

二、參觀人員憑有效證件在售票處登記並免費領取門票,團體參觀或集體活動可提前電話預約。遇有重大活動,暫停開放。

三、觀眾應文明參觀,愛護文物、展板,禁止觸摸展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愛護花草樹木、服從我館各項管理規定。

四、兒童或老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需監護人陪伴入館參觀,否則在館內出現問題責任自負。

五、禁止酗酒者、乞討者、小商小販、衣冠不整者及穿拖鞋者入館參觀。禁止攜帶寵物以及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進入館內。

六、禁止在館內使用閃光燈拍照,禁止丟棄雜物、隨地吐痰、便溺、吸煙、吃零食、大聲喧譁、追逐打鬧。

七、觀眾應隨時注意各類警示、提示、指示標識,注意安全。禁止在館內攀爬坐臥、攀越險要場景。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聽眾工作人員指揮。

建築布局

六霍起義紀念塔以獨山暴動為主體,總體構成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塔碑。碑體由黑色花崗岩[2]貼砌而成,塔碑正面為鄧小平1982年為「六霍起義紀念塔」親筆題詞,字體剛毅、遒勁有力;塔碑反面記錄了獨山暴動經過及偉大意義,同時記載了無數先烈為中國革命捐軀獻身和解放後授銜將軍的數目,以慰籍先烈,激勵後人。

第二部分為紀念塔主體。主體造型是兩把使敵人聞風喪膽的利劍,氣勢洶湧,銳不可擋,直刺蒼穹。雙劍合壁又代表着六安、霍山農民武裝力量,同時也喻示着今天獨山的干群在黨的領導下,穿雲破霧、直衝雲霄的改革開放精神。塔體中間部分是農民圓雕頭像,點明了獨山暴動是以農民為主體的暴動。塔高從貼漢白玉的寶劍部分是19.29米,象徵獨山暴動發生在1929年,塔體座高為1.71米,總高度為21米,這有兩種含義:一是此塔落成於21世紀;二是喻示英勇光榮的獨山人民順利跨入21世紀。

第三部分為浮雕牆。兩塊浮雕牆以四面變形的旗幟為背景,生動構畫出當年獨山暴動的戰鬥場面。浮雕內容為:A、數字1929點明暴動年代;黨旗象徵着獨山農民暴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起義;拳頭喻為農民對革命的堅強信念;光芒四射的五角星寓意着為人民謀求幸福的革命武裝力量。一組組表情剛毅、質樸的農民形象,象徵着起義勝利後的農民兄弟正邁步走向新的時代。B、畫面上頂天立地、舉旗衝鋒的農民和一隻召喚的大手,象徵着永往直前、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革命精神;翻開的書本,一行行的文字,記述着六霍起義的歷史和意義,也寓意着六霍起義的勝利,為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譜寫了新的篇章。整座紀念塔也象是只振翅欲飛的雄鷹衝出大別山,奔赴新戰場。

視頻

六霍起義紀念館 相關視頻

講皖西故事——六霍起義
六霍起義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