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打靈再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打靈再也(馬來語:Petaling Jaya,簡稱「靈市」或「PJ」),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人口最多的城市,隸屬於八打靈再也市政廳。其面積為97.2平方公里,人口於2016年為638,516。該市北臨士拉央,東臨吉隆坡,南臨梳邦再也,西臨莎亞南。靈市是吉隆坡最早的衛星城市。自1952年開埠以來發展迅速,成為巴生谷主要的經濟中心及人口聚集之地。2006年8月20日,八打靈再也升格為大城市[1],成為馬來西亞第11座擁有市政廳資格之城市,亦是馬來西亞第二座「非州首府」的城市

名稱來源

八打靈再也的名稱由來,是源自一種稱為八打靈樹(英文:Petaling Tree;學名:Ochanostachys amentacea)之名稱,此樹種術語鐵青樹科,原產於馬來西亞,也常見於印尼新加坡熱帶地區。在未開埠之前,此地長滿許多的八打靈樹,因而得名,而「再也」(Jaya)一詞,則是政府在新市鎮計劃成功之後而加上,隨後沿用至今。

歷史

八打靈再也的發展與吉隆坡息息相關,根據八打靈再也市政廳的歷史資料顯示,此地原是一塊位於舊巴生路旁,占地1,200英畝的橡膠園-「埃芬漢園丘」(Effingham Estate),並由一家英國企業所持有。當時,在橡膠園附近已有一座八打靈村(Kampung Petaling),村民都是在附近錫礦場工作的華人。

二戰之後,吉隆坡被定為馬來亞聯合邦首都[2],進入了發展迅速的步伐,吉隆坡的人口從1920年的8萬在1951年已增至20萬的人口。人口的快速增長,也使得吉隆坡市區外圍布滿了許多非法木屋,尤其以秋傑路(Jalan Chow Kit)、蕉賴與啤律(Jalan Peel)一帶的非法木屋問題最為嚴重。1951年,英殖民政府為了緩和吉隆坡市區人口過於擁擠,並解決和重新安置非法居住者計劃,政府開始設立「1951年聯邦房屋信託」(Federal Housing Trust 1951),並委託聯邦城鎮發展部(Federal Town Planning Department)設計及規劃如同當時英國已流行的新市鎮,並選定介于吉隆坡與巴生港口之間的八打靈作為馬來西亞第一座新市鎮。1952年,聯邦政府開始在今日稱為「八打靈再也舊區」(PJ Old Town)的區域興建800棟房屋,也宣告了八打靈再也的開埠。

視頻

八打靈再也 相關視頻

航拍吉隆坡,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世界一線城市

參考文獻